当前位置:首页 > 公文写作 > 寄语大全 > > 正文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课件大全(17篇)

发表于2024-05-02 08:24:09 作者:LZ文人

范文范本的阅读可以让学生们更直观地了解优秀作文的特点和写作思路。这些范文范本涉及到不同主题和文体,适合不同阶段的写作练习。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

教学目标: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

3、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体验,进一步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具准备:情境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今天,老师带大家去一个你们最喜欢的地方,想不想知道去哪儿?出示情境图:玩具商店。

二、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1、学生自主观察玩具商店的情境图。

你从题中得到了哪些信息?你们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怎样列式?想好后在小组中互相说一说,然后各小组的选一名代表给全班同学说一说。

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及时的评价并分类解决。如果学生提出用加法做的问题,让学生口述算式和得数,这样及时复习并巩固上节课的知识。如果提出用减法做的问题教师将这类问题按不退位减和退位减的顺序分类板书如下:

(1)玩具客车比玩具小汽车贵多少元?

(2)玩具火车比玩具小汽车贵多少元?

(3)玩具火车比玩具客车贵多少元?

2、学生自己读一读板书问题,独立思考,并列出算式。

3、学生自主探索口算方法。

在班内交流各自的算法,教师板书。学生可能说出的算法有:

先在小组内交流口算方法,再在班内交流,教师板书。学生可能说出的算法有:

看着这些算式,你能像上一题那样说说每种算法各是怎样计算的吗?

小组讨论,比较38-25、44-25在口算时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找相同点时,着重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算法,都可以先用被减数减减数十位上的数,再减个位上的数,也都可以先减个位上的数,再减十位上的数,还可以十位上数、个位上的数分别相减,然后把两次减得的差合起来。不同点是,第一题是不退位减,第二题是退位减,特别是用第三种方法计算退位减时,要从被除数十位上退一作十,和个位上的数合并后再减)。

三、巩固应用,深化拓展。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在书上填写得数。完成后组织交流,让学生说说自己怎样算的,并比较每个蘑菇上两个算式在计算时有什么不同。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夺红旗”游戏。各学习小组的成员,每人完成一组式题,4人共完成四组式题。比一比,每组三道式题之间有什么联系。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1)学生读题后,独立填写统计表。

(2)集体交流,体会口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4、做“想想做做”第4题。

(1)比一比每组中的两个算式,再比较中发现联系。

(2)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5、做“想想做做”第5题。

(1)学生先在小组内说一说,估计得数是几十多,再交流各自的估算方法。

(2)口算得数,集体校正。

6、做“想想做做”第6题。

(1)让学生先说说从题中知道了哪些信息,书中提出了什么要求。

(2)学生交流估计方法。

(3)通过算一算,经验估算情况。

7、做“想想做做”第7题。

(1)仔细看图,收集题中的信息。

(2)独立解决问题,再交流自己的思考过程和和解题结果。

四、全课总结,深化理解。

小朋友,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这些知识你是怎么学到的?先相互说说,再告诉大家。(根据学生叙述,板书课题: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的过程,能口算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以及进位的整百数加整百数法。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相应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4、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问题的意识、习惯。

教学具准备:教学情境挂图。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新课。

谈话:小朋友们,你们去玩具店买过玩具吗?今天也有两个小朋友要去玩具店买玩具,你们想帮他们参谋参谋吗?现在我们就到玩具店看看吧。

看!玩具店到了,谁在买东西呀?我们给插图中的小朋友起个名字,男孩叫小明,女孩叫小芳。

二、探索新知。

2、提问: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你打算先解决什么问题,再解决什么问题?

你能帮他们列出算式吗?

3、学生口头列式:教师同时板书算式:

(1)小明应付钱:44+25=()。

(2)小芳应付钱:44+38=()。

4、谈话:这两道算式如果用竖式计算,我想每位同学都不成问题。但是,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口算的机会是很多的,小明和小芳到商店来的时候就没有带纸和笔,他们只能口算出应付的钱数。你能口算出得数吗?先自己想一想、算一算,再在小组里相互交流。

5、反馈:通过交流学生可能得出以下算法:

第一道算式:44+25=()。

(1)先算44+20=64,再算64+5=69;(2)先算44+5=49,再算49+20=69;(3)先算40+20=60,再算4+5=9,最后算60+9=69;(4)先算4+5=9,再算40+20=60,最后算60+9=69。

第二道算式:44+38=()。

(1)先算44+30=74,再算74+8=82;(2)先算44+8=52,再算52+30=82;(3)先算40+30=70,再算4+8=12,最后算70+12=82;(4)先算4+8=12,再算40+30=70,最后算70+12=82。

6、再次交流,确认和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

7、比较两道算式的异同点。(小组讨论交流)。

8、通过讨论得出:第一道算式相加时不需要进位,第二道算式相加时需要进位。

9、对表现出色的小朋友进行表扬。

三、巩固深化。

1、算一算、比一比。(做“想想做做”第1、2题。)。

(1)电脑出示第1、2题,让学生看清题意后把口算结果直接写在书上。

(2)集体反馈,电脑验证。

(3)比较每组题的异同点。(第一题让学生体会进位加与不进位加在计算方法上的联系与区别;第2题让学生体会如何在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基础上思考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2、想一想、填一填。(做“想想做做”第3题。)。

(1)让学生根据要求在书上填表。

(2)电脑验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为什么这样算。

3、比一比、算一算。(做“想想做做”第4题。)。

(1)引导学生先口算每组题的第1小题,再算第2小题。

(2)口算结束后交流算法。

(3)让学生说一说通过口算发现了什么。

(4)教师对学生的发言给予评价。

4、先估计得数是几十多,再口算。(做“想想做做”第5题。)(1)选出其中一组题先估算再口算,并请学生说说估算的理由,将估算结果和口算结果对照,看有无错误。

(2)其余每组题同桌合作完成。

(3)集体反馈,电脑验证。

(4)讲述:在口算之前先估算可以预测口算的得数。在口算之后再估算,可以检验口算的结果。希望同学们今后自觉地在计算前或计算后进行估算。

5、解决实际问题。(做“想想做做”第6、7题。)。

(1)出示第6题。

提问:从熊猫馆到老虎馆有几条路?学生回答后逐一阐述每一条线路。

提问:你打算用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先估算,再回答问题。

让学生在组内交流解答另外两个问题的想法。

让学生到讲台前将自己的思考过程说给大家听,并对讲述有条理的学生进行表扬。

(2)出示第7题。

让学生弄清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学生独立在书上列式计算。教师对后进生予以帮助。

集体反馈。让学生将自己分析、思考的过程说给大家听,同学间相互补充、相互评价。

四、课后延伸和课堂总结。

小朋友,今天这节课学习的什么?你学会了什么?课后同学间可以相互出题考对方,回家后,也可以用你学到的本领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

[教材简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以及千以内笔算减法的基础上教学的。例题仍以购买玩具火车和玩具汽车为题材,让学生通过求两件玩具的价格差引入新课,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比较退位减与不退位减在算法上的异同,从而正确地理解和掌握算法。教材有意识地让学生经历算法的发现过程,并在合作交流的活动中理解和掌握比较合理的口算方法。

[教学目标]。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激趣。

谈话:小朋友们,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问题,只要我们用心观察,就能发现很多有关数学的知识,现在老师再带你们到玩具店去走一走,看一看。(出示玩具店情境图)。

1、教学例题。

让学生观察例题场景,说说获得了哪些信息。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根据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大汽车比小汽车贵多少元?火车比小汽车贵多少元?

这些问题你会解决吗?(引导还题解答)根。

据学生回答板书:38—25=44—25=。

你能口算出得数吗?同桌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让学生说出不同的口算方法,并加以评价,说出谁的算法比较合理些。

3、比较两道算式的算法,进行小组讨论。集中交流。

三、故事击活,巩固深化。

1、讲故事。

有一天,孙悟空看见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被老巫婆用咒语锁在魔盒里;可孙悟空怎么也打不开。这时老巫婆说:“打开魔盒的咒语就在‘想想做做’的答案中,只要你能算出正确的结果,就能救出她们来。

小朋友,你们愿意帮帮孙悟空吗?

2、闯关练习。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做完后校对,统计。说出口算方法。

2、做“想想做做”第二题。

学生做完后校对,统计。用第一组算式和后三组作比较。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是让学生说出怎样算,再分别口算出得数。

4、做“想想做做”第4题。

先让学生说出从比较中发现了什么,再口算。

5、做“想想做做”第5题。

先让学生交流估算方法,再口算。

6、做“想想做做”第6、7题。

四、总结评价,拓展思维。

1.总结。

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新的知识?你有哪些新的发现和新的收获?

2.和白雪公主一起跳舞。

舞蹈:《快乐的1、2、3》。

3.实践活动。

这堂课,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好胜心理,设计了让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过程,使学生死过探究、交流、比较等方式,掌握了数学知识,提高了数学能力。其显著特点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探索,积极思考,使学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学习新知识,悟出新方法。学生从愉快地学习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教学目标。

1通过创建情境,组织学生根据情境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列出算式,并运用生活实际经验和已有的数学知识探索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能口算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法.

2在平等的,民主的,富有情趣的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力.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数学的乐趣.

重点难点。

难点:合理地运用算法灵活的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

教具: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通过具体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顺利的进入新知的学习.同时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谈话导入:以前我们已经学习过口算加法,今天我们接着探索口算的各种方法.

1教师出示情景图,提出问题:从这幅图上你能知道什么。

2你能提出哪些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吗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相应板书.(男孩要付多少钱女孩要付多少钱)。

3你能根据问题列出算式吗。

1学生仔细观察图,交流所获得的信息.(男孩买了什么,女孩买了什么,玩具的单价.)。

2学生提出问题,全班交流.

3独立思考,列出算式.

学生的观察能力很好.

二自主探索得出方法。

通过创建情境,组织学生根据情境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列出算式,并运用生活实际经验和已有的数学知识探索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能口算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法.

1,44+25你能口算吗根据学生的回答相应板书.

44+20=6444+5=49。

64+5=6949+20=69。

40+20=604+5=9。

4+5=940+20=60。

60+9=6960+9=69。

2,44+38等于多少,你会算吗根据学生回答,相应板书.

44+30=7444+8=52。

74+8=8252+30=82。

40+30=704+8=12。

4+8=1240+30=70。

70+12=8270+12=82。

44+40=8484-2=82。

3,比较两道算式的异同点.

4计算不同的算式,你会选择什么样的方法呢。

1独立思考,小组议议,你是怎么算的,然后全班交流口算的过程.

2独立思考,同桌说说你是怎么算的,全班交流.

3小组讨论交流,得出:第一道算式相加时不需要进位,第二道算式相加时需要进位.

4同桌交流,确认和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

在说口算方法的时候有同学把口算方法和竖式计算方法混淆了,需要教师进一步明确是口算.

学生想的口算方法还是比较多的.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通过一系列比较练习,从进位与不进位;整十数与整百数;再到加位数与两位数的比较,不断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形成正确的计算方法.

在平等的,民主的,富有情趣的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力.

通过学习,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数学的乐趣,从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口算练习:(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

32+5725+4414+62。

38+5725+4914+68。

要求说明口算过程.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先出示第一组,提问:你是怎么算的完成后思考后三组和第一组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3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先完成第一组,提问:比一比,你是怎么想的然后完成后面两组.

4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选出其中一组让学生先估算再口算,并让学生说说口算的理由,将估算结果和口算结果对照,看有无错误.

讲述:在口算之前先估算,可以预测口算的得数,在口算之后再估算,可以检验口算的结果.

5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提问:要比较需要知道什么你是怎样比较的。

6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1独立完成,交流结果,并且说明是口算的过程.比一比,两题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异点.

2独立完成,交流结果,比较异同点.

3学生先算第一组,然后比较,交流,得出整百数加整百数的口算方法.然后独立完成后面两题并交流.

4以第一组为例,先估算,再口算.其余各题独立完成.集体验证,然后反馈.

5学生读表,和同桌交流知道了什么,计算填表,然后比较.

6学生看图,了解信息.

学生的估算能力有了一点提高.

提问:你能说说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吗教师出示问题.7完成想想做做第7题。

教师巡回指导,组织交流,补充评价.

同桌议一议,说一说.列式计算,全班交流.

7学生审题弄清条件和问题,独立列式计算,交流.

全课总结。

对知识的整理,巩固,突出本课的重点.

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了什么学会了什么学生思考后集体交流讨论总结.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

教学目标:

正确计算。

2、提高学生的口算方法和估算方法。

3、培养学生独立探索、乐于交流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难点:学生自我探索算法和估算。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根据学生的提问出示以下三个问题:

1、玩具汽车比玩具轿车贵多少元?

2、玩具火车比玩具轿车贵多少元?

3、玩具汽车比玩具火车便宜多少元?

学生根据问题口头列式,教师板书:

38—25=。

44—25=。

44—38=。

二、主动探索,体会领悟。

1、你能口算出得数吗?你是怎样算的?小组里相互交流。

2、反馈:指名交流口算方法,看看哪组的口算方法多?

(教师肯定学生的任何一种口算方法,只要合理即可)。

3、再次交流,选择你自己喜欢的算法。

4、提问:上面两题在计算时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小组讨论交流,并指名学生说说。

5、讨论小结:第一道算式相减时不需要退位,第二和第三道算式相减时需要退位。

三、巩固深化,运用拓展。

1、“想想做做”第1题。

先做第1组。让学生口算出得数,再说说是怎样算的。

再做第2组。同上。

再做第3组。看学生掌握情况。

2、“想想做做”第2题。

先做第1组。让学生口算出得数,并说说这几题之间有何联系。

做完其余题目。

3、“想想做做”第3题。

说说用什么方法算。

填表并交流。

4、“想想做做”第4题。

先口算出得数,再让学生说说想法。

5、“想想做做”第5题。

先估计得数,再口算出得数。

6、“想想做做”第6题。

先让学生估计,再分组交流,最后用算算来检查。

7、“想想做做”第7题。

帮助学生审清题意。

四、评价鼓励,全课小结。

今天这堂课小朋友们都开动了脑筋,学到了很多本领,表现真不。

错。谁愿意把你的收获谈一谈,和大家一起分享。

五、课堂作业。

做“想想做做”第7题。

板书设计:

先算个位上的数的相减,再算十位上的数的相减。

38—25=13(元)。

44—25=19(元)。

44—38=6(元)。

课前思考:

这部分内容主要教学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同时引导学生在练习中由一百几十减几十的口算类推出一千几百减几百的口算。此外,还适当要求学生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估算方法。本课仍旧以购买玩具火车和玩具汽车为题材,通过求两件玩具的价格差引入新的学习内容,创设这样的学习情境来探索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因为有了学生原先的口算经验,学生主动探索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是有一定基础的,并且刚刚学会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学生可以根据知识的相似性进行迁移,并在多种算法中得到一种最适合自己的口算方法。当然,对于学生而言,退位减的口算还需要在练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正确率。

课后反思:

由于学生在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时已经熟悉了例题中的场景,教学时,我要求学生直接从图中选出两件玩具并求出它们的接个相差多少元,然后鼓励学生根据列出的算式分别进行口算。通过组织交流,学生能够思考并选择出比较合理的、适合于自己的方法来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在学生初步掌握口算方法之后,再通过不需要退位和需要退位这两种情况的比较,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相关口算方法的理解。

课后反思: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以及千以内笔算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比较退位减与不退位减在算法上的异同,正确地理解和掌握算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主要是让学生发现不同的算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喜欢的方法计算,并引导他们比较退位与不退位,能在以后的计算过程中正确的判断,区分出他们的异同,完善自己的计算方法。

课后反思:

这节课教学的是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基于学生们昨天学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在估算方面跟昨天的学习比较类似,所以学生一下子就能估算出,而且还能选择比较好的估算方法,我让他们比较同一组的两题或三题在计算时的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学生很快的说到了这节课的重点,整节课很轻松的解决了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在练习中不断的巩固,使学生掌握的更加好。

听课随感:

今天听了小顾老师上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上课整体效果还不错,主要原因是:学生一头有了昨天知识的铺垫,学生能用知识的迁移来学习,所以比较顺利;教师一头,有了几节课的上课经验,小顾老师在自己的不断反思中成长,累积了一点教学经验。上完课后,和小顾老师交流了这节课的一些想法,也提出了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比如: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时刻提醒一些不认真的学生,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对学生所回答的问题教师要作出合理的判断,这样就可以让学生能比较清楚地明确知识的正误。如果要进行课堂的总结,这时候要把机会给学生,让他们自己进行总结,教师可以适当进行补充。

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说课稿

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这部分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笔算。这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口算和两位数加两位数吧进位加法笔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例题在计算过程中着重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理解并掌握进位加法中“满10进1”的方法;二是在进位加法的笔算过程中领悟从个位加起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从而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使完整地掌握笔算加法。例题的得数是整十数,“试一试”的得数不是整十数,这样安排有利于学生理解“满10进1”的原理,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探索进位加的计算方法。“想想做做”先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笔算方法,再引导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做到学以致用。

(二)教学目标。

依据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四点:

1、知识与技能: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地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和在100以内)。

2、数学思考:鼓励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想象、推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抽象概况能力。

3、解决问题:使学生学会与同伴交流思维的过程yu结果。

4、情感与态度:使学生懂得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使学生从小就养成爱学数学的好习惯。

(三)重点。

(四)难点。

理解进位加法中“满十进一”的算理。

二、说教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

1、情境教学法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学习能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为了解决问题,学生会主动探索新的算法,问题的解决和算法的得出融合在一起,这样安排有利于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2、讨论法讨论、交流,学生易于各抒己见,这样既能启迪思维,又增加了合作的意识,便于形成平等、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的参与。让学生动手、动脑去探索发现,并解决问题,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教师在课堂上起到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作用。

三、说学法。

1、自主探索《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要创设更多的让学生主动去探索的机会,使其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通过动手实践,亲身体验,如:摆一摆、拨一拨、算一算、议一议、说一说等活动,去发现新知,构建新知,从而掌握新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品质,发展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以致用叶圣陶先生说:“凡能力总要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所以在学完新知后,及时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这样,不仅使学生增长智慧,同时,又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四、说过程。

(一)复习导入。

安排20以内的口算加法和100以内不进位加的竖式计算来为新知学习做铺垫。

(二)探索算法。

学生用小棒、计数器等学具、教具来演示满十进一的过程,理解满十进一的算理。用“满十进一这一步在竖式中怎样表示”来引出进位加的竖式计算方法。

(三)“试一试”并小结。

学生独立计算“试一试”,熟悉计算过程。通过与之前所学做比较得出课题进位加,并小结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从实践上升到理论。

(四)练习与总结。

在小结的基础上完成练习。在练习中有理论作为指导。最后做出全课总结。

(五)作业。

安排了一道开放题,拓展学生的思维。

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教学反思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是在学生已经能够熟练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并能正确笔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基础上教学的,所用的口算思路可以是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也可以是两位数加整十数再加一位数。由于学生脑海中对笔算的思路比较熟悉,所以本课首先要帮助学生跳出单一的笔算思路,激活学生潜意识中两位数加整十数口算的那根弦,打开口算的思路便成为上好本课的关键之一。为此,我设计时充分运用迁移规律,在出示例题口算43+21前,有意复习口算43+20,让学生在43+21与43+20的比较中,把学生口算两位数加整十数相关经验充分激活,同时把这样的方法迁移到口算43+21中。

但从本节课的实施情况与设计预案存在着一定的.距离。本堂课的原意是让学生在已经能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基础上,掌握一种新的口算方法,即把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看做“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两种情况的组合,并且在口算过程中体会其优越性,能很好地掌握并使用这一方法。但教学下来,学生似乎对这一新方法并不感兴趣,仍然执著地使用笔算这一方法,哪怕我在课前已预料到这种情况的发生,因此在新方法上花了相对较多的时间。或许笔算的方法在学生头脑中已根深蒂固,大家已习惯于通过这样的方法来计算。

本节课在体现算法多样的同时,最大的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一种新的口算方法,逐步提升数学思维水平,但理解和掌握一种新的算法并非轻而易举的事。在教学中,我让学生“用喜欢的方法算”,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以为学生凭一已之力很难达到算法的多样化,显然高估了学生的能力。一个三年级的学生往往感性地认为自己熟悉的、已掌握的算法是最好的,并喜欢使用这些方法计算。看来,预设再充分,也绝不可能考虑到教学生成的全部内容,因此,老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应变能力,培养教学机智,能迅速、灵活、高效地判断和处理教学过程中的各种信息,引领学生的思维。

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说课稿

1、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丰富的现实背景。

2、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注意体现算法的多样化。提倡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变学方法为主动的建构方法。

3、渗透估算意识。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新课标的有关理念,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的过程,能口算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以及进位的整百数加整百数法。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相应的实际问题。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口算方法的掌握和熟练应用。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四、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我主要以课本主题图为教学情境,自然提出数学问题,在口算的过程中交流不同的算法,让学生体会口算的多样性,同时也比较、发现最优化、最简便的计算方法。学生通过交流,讨论明确算理。在练习、解决问题中体会不同情况下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

五、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这一环节,创设“先问同学们喜欢旅游吗?最喜欢去哪玩?引出鸟岛主题图”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运用学生生活中现实、有意义的生活,使学生感悟到数学源于生活,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兴趣,产生迫不急待的积极的“探究心向”。

(二)、自主尝试,探究算法。

这一环节,鼓励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获得经验。重视提供给学生充分的探究时空。提供“互动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在与他人的合作交流中,学会与人交流数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

(三)、巩固提高,发展思维。

这一环节练习的设计遵循“多样性、趣味性、开放性的原则,使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舞台,充分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开放性练习,既联系了已有知识,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了创新精神。

(四)、课堂总结、体验成功。

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学习方法、学习结果、情感等进行全面总结,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感,同时,进一步系统、完善知识结构。

总之,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设生动的情景,激发探索的乐趣,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课的引入以“乘船去鸟岛”这一题材为切入点。在练习设计中,改变枯燥抽象的数字计算练习,选取了一组寓有童趣的素材。它们以丰富多彩的呈现方式深深地吸引着学生,使他们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使学生感到有趣、有挑战性,激发他们好奇,好胜的心理,从而诱发他们去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同时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鼓励算法多样化,让学生的学习呈个性化发展。

我们的教育要关注个性化学习,强调学习的意义建构,计算教学强调算法多样化,(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问题的角度各不相同,所运用的方法必然多样化。因此,在新授内容中,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先独立思考,用自己的方法计算,然后在每个学习小组内交流方法,再向全班同学汇报,并通过“还有不同的算法吗”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来提倡算法多样化。这一环节,目的是为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进行数学交流提供较大的空间,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表自己的不同想法,同时在表达讨论交流中促进数学思维活动,从而使学生体验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

(三)、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课程资源,创造性使用教材。

教学中我们应把教材视为教与学的素材,基于教材又再生教材,教学不只是课程的传递和执行,更是课程的再创造与二次开发。这节课中,我以教材提供的主题图为素材,加工处理成连贯的“情境链”,并从中生成教学所需的“问题串”。练习设计由浅入深,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得到不同发展。

六、说板书。

本课的板书很简单,根据本课设计的需要,我只把例题的几种算法板书了下来。简明扼要,又突出重点。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教案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的.过程,能口算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以及进位的整百数加整百数法。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相应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4、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问题的意识、习惯。

教学情境挂图。

谈话:小朋友们,你们去玩具店买过玩具吗?今天也有两个小朋友要去玩具店买玩具,你们想帮他们参谋参谋吗?现在我们就到玩具店看看吧。

看!玩具店到了,谁在买东西呀?我们给插图中的小朋友起个名字,男孩叫小明,女孩叫小芳。

2、提问: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你打算先解决什么问题,再解决什么问题?

你能帮他们列出算式吗?

3、学生口头列式:教师同时板书算式:

(1)小明应付钱:44+25=()。

(2)小芳应付钱:44+38=()。

4、谈话:这两道算式如果用竖式计算,我想每位同学都不成问题。但是,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口算的机会是很多的,小明和小芳到商店来的时候就没有带纸和笔,他们只能口算出应付的钱数。你能口算出得数吗?先自己想一想、算一算,再在小组里相互交流。

5、反馈:通过交流学生可能得出以下算法:

第一道算式:44+25=()。

(1)先算44+20=64,再算64+5=69;(2)先算44+5=49,再算49+20=69;(3)先算40+20=60,再算4+5=9,最后算60+9=69;(4)先算4+5=9,再算40+20=60,最后算60+9=69。

第二道算式:44+38=()。

(1)先算44+30=74,再算74+8=82;(2)先算44+8=52,再算52+30=82;(3)先算40+30=70,再算4+8=12,最后算70+12=82;(4)先算4+8=12,再算40+30=70,最后算70+12=82。

6、再次交流,确认和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

7、比较两道算式的异同点。(小组讨论交流)。

8、通过讨论得出:第一道算式相加时不需要进位,第二道算式相加时需要进位。

9、对表现出色的小朋友进行表扬。

1、算一算、比一比。(做想想做做第1、2题。)。

(1)电脑出示第1、2题,让学生看清题意后把口算结果直接写在书上。

(2)集体反馈,电脑验证。

(3)比较每组题的异同点。(第一题让学生体会进位加与不进位加在计算方法上的联系与区别;第2题让学生体会如何在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基础上思考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2、想一想、填一填。(做想想做做第3题。)。

(1)让学生根据要求在书上填表。

(2)电脑验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为什么这样算。

3、比一比、算一算。(做想想做做第4题。)。

(1)引导学生先口算每组题的第1小题,再算第2小题。

(2)口算结束后交流算法。

(3)让学生说一说通过口算发现了什么。

(4)教师对学生的发言给予评价。

4、先估计得数是几十多,再口算。(做想想做做第5题。)(1)选出其中一组题先估算再口算,并请学生说说估算的理由,将估算结果和口算结果对照,看有无错误。

(2)其余每组题同桌合作完成。

(3)集体反馈,电脑验证。

(4)讲述:在口算之前先估算可以预测口算的得数。在口算之后再估算,可以检验口算的结果。希望同学们今后自觉地在计算前或计算后进行估算。

5、解决实际问题。(做想想做做第6、7题。)。

(1)出示第6题。

提问:从熊猫馆到老虎馆有几条路?学生回答后逐一阐述每一条线路。

提问:你打算用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先估算,再回答问题。

让学生在组内交流解答另外两个问题的想法。

让学生到讲台前将自己的思考过程说给大家听,并对讲述有条理的学生进行表扬。

(2)出示第7题。

让学生弄清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学生独立在书上列式计算。教师对后进生予以帮助。

集体反馈。让学生将自己分析、思考的过程说给大家听,同学间相互补充、相互评价。

小朋友,今天这节课学习的什么?你学会了什么?课后同学间可以相互出题考对方,回家后,也可以用你学到的本领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说课稿

教学内容:教材第3~4页例1、“想想算算”,练习一第1~3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初步理解和学会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培养学生自己思考、探究的态度和初步能力。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1、口算下面各题。

53+2036+4028+3057+20。

76+343+265+231+4。

57+876+648+529+4。

提问:口算时,十位上的数要加在哪一位上?个位数呢?

2、口算。

(1)做第3页复习题。

(2)口算下面各题。

24+30+536+40+327+10+557+20+8。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1第1题。

(1)出示例题36+43=。

(2)让学生先说说可以怎样进行口算?

(3)问:十位上的4要加在哪一位上?为什么?个位上的3呢?你认为36可以先加多少再加多少?这就要把43怎样分呢?把43分成40和3之后,可以怎样加?(师配合板书:36+43=)。

403。

(4)谁来告诉大家,口算36+43要怎样算?

2、教学例1第(2)题。

(1)出示例题57+28=。

(2)提问:按照第(1)口算的过程,这一题可以怎样算?

(3)你是怎样想的?师配合板书。

(4)再指名几人口述57+28的口算过程。

(5)问:这道题可以怎样算?

3、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也就是几十几加几十几。口算时,可以先把第二个加数分成几十和几,然后把几十几先加几十,再加几,就可以算出得数;还可以按照刚才相处的'方法算出得数。大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算。

三、巩固练习。

1、做“想想算算”第1题。

2、做“想想算算”第2题。

(1)小黑板出示,指名3人板演,一组一组算,其余做在书上。

(2)检查得数。

(3)比一比,说一说。

(4)指出: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可以直接先加几十,然后再加几;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一。

3、完成练习一第1题。

(1)小黑板出示,学生口答得数,老师板书。

五、课堂作业:练习一第2~3题。

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评课稿

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100以内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笔算的基础上进行的。掌握这部分口算,不仅在实际中有用,而且是以后学习笔算多位数加的基础,为了使计算教学不再枯燥、抽象,xx老师以学生乘船去鸟岛看鸟为主线,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发现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在教学中,让学生经历“面对新的需要解决问题——在讨论中探求解决的方法——广泛交流——发现并体会计算方法——尝试应用”这样一个过程,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感受知识体系的构建。

一、xx老师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情境,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丰富的背景,让学生在生动丰富的背景中学习数学,感受数学与现实的联系,体现学习数学的价值。xx老师利用了课本资源,把哪两个班可以合坐一条船这一现实的生活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独立思考、大胆猜测。

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xx老师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和想法认真听取,公平对待,就如同学生的伙伴一样,和他们一起探讨。评价的语言准确得体,富有针对性。

三、引导学生设计乘船方案,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逐步养成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的'习惯,也可以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事物的能力。在这一环节中,老师能放手让学生自己提出许多方案,但在教学中,教师没能很好地把握好,而应通过学生的计算,来判断哪些方案是可行的,哪些是不能用的,并且应培养学生利用估算选择最佳方案。

四、xx老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不但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计算方法的理解,而且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计算数学提倡算法多样化与算法优化,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能比较好地掌握尽可能多的算法,并能在教师引导的基础上,选择自己喜欢的又相对简便的一种进行比较熟练地计算,但xx老师这里没有很好的把握,引导不够到位,导致学生没有掌握。

《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评课稿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笔算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教学和在一百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由于学生已经有了笔算的基础,很多学生会依赖笔算方法而舍弃简便的口算方法,所以郭老师从复习开始,就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用口算的思路进行计算。“32+20、52+9”两位数加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为学生接下来的学习作好了铺垫。

从课堂上学生的表现来看,学生的口算基础是非常好的。例题的计算方法非常多样学生已经学会了把整十数进行拆分,然后利用整数加整十数以及整十数加一位数的.方法口算出结果了。由此可以看出,郭老师平时对学生的口算训练是非常到位的,学生的口算基本功都比较扎实。在学生口算方法多样化的基础上,郭老师引导学生对口算方法进行了优化,引导学生学会用最简便的方法来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结果。为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提高口算的正确率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针对低年级小朋友的特点,郭老师设计了生动有趣的练习,“口算比赛”,“鸽子送信”等活动都使学生的学习变得饶有兴趣。

另外,郭老师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地给予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交流的空间,让学生在互动交流,学生间的引领中发现不同的口算的方法。一年级的小朋友积极地参与活动,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也能够安静地倾听同伴的发言,并在相互补充中得到最佳的方案,学生的课堂表现非常棒。

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掌握口算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             能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整理、分析数据,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

2、             能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教法:讲解法、引导法。

学法:自主探索。

教学过程:

一、        新课导入。

1、             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20 ( )                 20 ()              30()                60()。

70()                30()             70 ()              20()。

2、             看谁都能算正确。

35+30=            64+5=。

48+30=            79+4=。

53+40=            66+8=。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生:先把十位上的数相加,再加上个位上的数。

学生说教师板演。

35+30=65。

5     30。

60。

生:我想把个位上的数相加,再加整十数。

学生说教师板演。

64+5=69。

60 4。

9

二、    新知讲授。

课件出示“海宝”介绍上海世博会的资料。

1、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观察主题图,找到数学信息。

课件出示,师:观察这幅图,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指名回答。

(2)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师:如果你是每个年级的领队老师,首先要考虑什么?

预设:应该考虑要买多少张车票?

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指名提问题。

2、         自主探究,掌握算法。

(1)教学例1。

教师选择性地板书问题:“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

师: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请你写在练习本上。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汇报交流。

35+34=69          35+34=69。

64                             65。

30+30=60。

5+4=9。

60+9=69。

(2)教学例2。

选择学生提出的“二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的问题,针对学生列出的算式39+44=?让学生独立思考,用自己的方法进行口算。

汇报交流。

师:说一说你是怎样口算的?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39+44=83          39+44=83。

74                             79。

30+40=70。

9+4=13。

70+13=83。

(3)观察对比。

师:刚才学习的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师引导:这两个算式的两个加数的十位上的数与和十位上的数比较,有什么发现?

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也就是35+34是不进位加法,39+44是进位加法。

个位相加满十,一定要向十位进1.

三、    知识应用。

1、         填一填(判断十位上的数)。

师:你能利用口算的方法很快填出方框里的数吗?

2、         先说一说,再计算。

23+46=                63+17=。

3、         请你利用主题图中的信息完成下面的题目,并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三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

四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

4、         解决问题。

课件出示:我和爸爸一共要花多少钱?

四、    小结。

师:大家今天一定有很多收获吧,谁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呢?

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39~40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比较的学习活动,

2.在口算方法类比中强化数位观念,体验相同数位的数相加的原理,并渗透估算思想,在简单的估算等学习活动中,不断提升数感。

3.经历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进一步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数学的运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提出问题。

2.列出算式:猜得对不对呢?怎么验证呢?(板书各个算式)。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尝试探究:34+25你们能直接口算出得数吗?先自己想想,再在四人小组里说一说,看看小组内能想到几种不同的算法。

2.组织交流:汇报交流不同算法,理解算理。

3.再次探究:38+25会口算吗?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

5.初步巩固:口算38+34,计算时是怎么想的?

6.提问小结:你想提醒大家在计算时注意些什么?

三、专项训练,提升数感。

1.猜一猜:出示4□+2□,猜一猜得数可能是多少?

2.编一编:自主编题计算,同桌交换校对。

3.说一说:编对了吗?编题时你是怎么想的?对编的题目有什么想说的?

四、分层练习,提升能力。

1.估估算算:先估计出得数是几十多,再计算出结果。

口算比赛:即时反馈。

五、灵活应用,解决问题。

出示路线情境图:

1.解决问题1:贝贝到晶晶那儿,走哪条路最近?你是怎么想的?

3.反思梳理,总结全课。

(略)。

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教学反思

上完这节课,感触很多,关于学生的、自身的和新课程标准的,好的或者不好的。简单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学习生活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是学生感知事物、获取知识、追求和探索新问题、发展思维的强大内驱力,而对学生的学习内驱力最好的激发是诱发学生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在这节课上,通过创设一个完整的情境——小浪底之旅,用新鲜的话题,美丽的风景刺激学生的感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为学生的学习研究搭建良好的平台。

关于范老师提到的此类情景创设有欺骗学生之嫌的问题,在设计课时,我也考虑到了,但只是觉得这样创设情境不太合适,并没有找到问题的突破口,这样的情境对于天真、爱幻想的低年级学生来说勉强奏效,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的增加,会渐渐对此类假设性的情境失去兴趣,甚至产生厌烦情绪。这一点也是有待于改进的地方。

一节课达成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是永恒的主题。在课改过程中,我们既要体现改革的基本思想,也要继承过去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使学生达到基本教学目标。这节课中,展开部分主要采用算用结合,以用促算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如:首先电脑出示学生去小浪底游玩的热闹场景,给出每个班的人数和船的限乘人数,引出本节课内容,让学生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算法多样化”是课改倡导的新理念之一,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会有很多的想法,所以课前我把学生可能会用的口算方法列出来,这样在课堂上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充和引导。如在教学“37+38”的口算方法时,由于学生方法比较单一,我又补充一种我自己认为比较有价值的方法“37+40-2”,学生又类推出了“40+40=802+3=580-5=75”的方法,这对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的形成有促进作用。

还有一些问题是我没有预想到的,如:在计算一年级两个班、二年级两班的总数之后,得出此方案不可行,我设问:那我们该怎么乘船呢?我以为学生会重新设计方案,但一部分学生马上说从二年级的75人中抽3人和一年级坐同一条船。学生能想到这种方法有点出乎意料,我觉得提出这种方法的学生比较善于动脑思考问题。

这节课上除了以上这些情况外,还有一些问题,如:没有根据学生的思维及时调整教学预案,不敢放手让学生自己独立学习、研究等。我觉得这些与自身素质有关,有待于今后继续努力,不断提高。

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教学反思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是在学生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在联系口算过程中能理解到竖式计算时的学法,虽说前面内容的基础打的很好,但也存在很多不足:

1、数位不能对齐,造成计算错误。

2、横式上的得数不写。

3、有的学生在写竖式时,总是把数字或符号抄错。

4、有的学生竖式时写对了,但在具体计算时把减法当加法在做,或把加法当做减法在做。

5、有的学生口算后把答案写在竖式上,还有的`学生先在横式上口算答案,再列竖式计算,造成横式和竖式两种答案。

6、有的学生当个位算好后,忘了进1或退1,造成十位计算错误。

7、还有一部分学生20以内的加减法不过关,造成笔算结果错误,如12—9等于1,4+9等于15。

反思我的教学行为,有经验也有失误:

1、我觉得规范学生的书写时非常重要的,小到竖式从哪个位置开始写起,画横线用直尺画,都要严格要求,为此,学生的竖式写法规范、整洁。

2、在计算时,很多学生受口算方法的影响,从十位算起,通过具体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练习,逐步使学生明白,笔算加减法时,从个位算起比较简单。

3、与两位数加两位数相比,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对学生来说更难些,所以小棒的操作不能忽视,只有借助摆小棒,拆小棒这一系列的直观操作,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退位的算例,正确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的笔算,可是由于学具(小棒)学生准备不齐,我临时采用了在黑板上画小棒,给学生理解从十位退1到个位做10的算理造成难度,在学生笔算退位减法时,很多学生退位后十位上计算错误。

改进措施:

1、加强平时练习,使学生熟能生巧。

2、规范竖式的写法,严格按要求去做,写进位点,退位点。

3、对2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加强联系,减少错误。

4、逐步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做到数字搬家不出错,数学教学,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让他们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去探究,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应该放手学生自己去比较、分析,选择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或心服口服的认同书本上相对较好的方法。

这几节课,让我深深地感到,作为一名教师要有耐心,要把机会让给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孩子在启发中互相创新,在启发中激起探究的热情。

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教案

提倡和鼓励算法多样化,是数学新课程倡导的主要理念之一,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更是实现学生学习个性化的重要途径。本节课注重引导学生从这两方面入手,让学生充分体验方法多样化:在学生交流不同口算方法的`过程中,及时肯定、鼓励学生的不同想法,引导学生在比较中选择适合自己的算法,实现学生学习的个性化;通过对教材的再度开发和深入挖掘,让学生在解决乘船问题中,对估一估,一艘船做得下吗?大约需要几条船?两个班坐一条船,可以怎么安排?这几个问题的探讨,充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2、重视比较归纳,实现优化。

方法是多样的,但也有巧方法和笨方法之分。在提倡和鼓励口算方法多样化和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同时,更应该让学生通过对各种方法进行分析、讨论、比较、归纳,吸取各种方法中的精华,悟出最佳方法;在体验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过程中,更应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选择最合理,最优化的方案。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