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体会 > 师德师风 > > 正文

师德师风建设论文(模板12篇)

发表于2023-11-25 10:37:49 作者:笔砚 师德师风建设论文(模板12篇)

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能够增强教师的教育影响力和亲和力。我们整理了一些关于师德师风的重要演讲稿和讲座资料,供大家参考。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论文

综观幼儿园不断发展历程,师德建设是我园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我们以“三个加强”有效的规范了幼儿园的师德建设。

加强师德教育。幼儿园组织教职员工认真学习市教委《关于进一步加强的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奉贤区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的实施意见》与《奉贤区教育局师德建设“五不准”实施细则》等有关文件精神,加强和改进教师的思想政治、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和法制教育,重点加强收受家长馈赠的钱物、损害教师形象的衣着打扮、参加不健康的娱乐活动等不良行为的防范教育,每位教师与幼儿园签订《教师规范师德“五不准”承诺书》,要求老师们正人先正己、身教重于言教,明确树立良好师表形象的重要性,使自己的行为符合新时期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逐步形成修师德、铸师魂、树师表的良好风气。我们还通过“解幼文化建设年”,开展“我的读书、品书”师德实践活动,积极倡导“与书为伴”的思想,拓宽了教师的文化素养,提升了教师的师德素养。

加强师德宣传。幼儿园强化正面引导,大力弘扬解幼精神。紧紧围绕“为人为师为学”主题,运用多种渠道、多种载体、多种形式,创造性地开展师德宣传活动,如“牢记殷切希望,做创新型教师”、“让进入解幼的每一位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争做幼儿、家长喜爱的好教师”、“我理想中的幼儿园”、“园的愿景、我的追求”、“示范园的责任”、“我身边的故事”以及“感动在我身边”等主题论坛与演讲。通过一系列师德宣传使教师们进一步明确了自身的责任。我们还组织全体教职员工撰写爱生案例《真爱》,教师们用自己的心声与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动人的歌,让校园洋溢着欢乐、充满着活力,形成了浓郁的追求优良师德的氛围。

1版报等媒体广泛宣传先进教师的良好形象,让“学先进、赶先进、超先进”的良好氛围激励全体教职员工。

加强机制建设。师德建设既要有自律又要有他律,自律和他律结合,行政监督与社会监督结合,才能不断提高。因此,幼儿园建立了幼儿园、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师德监督机制。其一,我们重新修订《解放路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解放路幼儿园规范师德‘五不准’实施细则》等制度,对照修订的《幼儿园师德考核标准》,为每位教师建立师德考核档案,把职业道德作为考核教师工作的重要内容和职务评聘、评优奖励的重要依据,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其二,幼儿园积极听取家长意见,向家长公布教师师德规范、教师职业道德日常行为规范与准则,设立家长接待日、家长信箱,向家长发放教师师德问卷调查表、征询表,公开幼儿园、教育局监督电话,鼓励家长对教师评头论足,并将他们的意见作为教师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其三,幼儿园能听取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定期召开社区座谈会,社区教育基地联席会、文明共建单位意见征求会等,公开教师师德承诺,广泛征求对幼儿园发展与师德师风的意见和建议,让社会参与教师考核,加强他律行为,使师德师风建设朝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其四,幼儿园成立了师德监督小组,建立了师德问题报告制度,发现教师有师德违规现象的,及时进行诫勉谈话等,完善了幼儿园师德建设机制,有效地提升了教师的价值观念,重铸了教师职业的生命内涵。

二、开展师德活动,丰富学校内涵。

师德师风建设必须依托多方式、多途径才不至于流于空谈,流于形式。因此,幼儿园以活动为载体,开展了一系列的师德教育活动。

开展主题教育。年初,根据教育局要求,结合幼儿园工作实际,确定当年“师德师风师能”主题,并围绕主题开展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如我们开展了“三爱三争”教育活动,即:爱岗位,争做幼教改革的尖兵;爱学习,争做新时期教书育人的能手;爱幼儿,争做家长和孩子们心目中的好老师。开展“三学”活动,即:学规范(《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纲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学习师德标兵的优秀事迹,让每位教师把纲要、规范、师德模范作为一面镜子,深刻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深化师德教育。

是练师能。对不同层次的教师提出不同的要求,开展职初教师“合格”培养,骨干教师“风格”培养,领军教师“资格”培养。

组织师德专题报告。聘请市教科院专家、区老园丁讲师团老教师、先进教师代表等来园作师德教育专题报告,讲解加强师德修养的重要性、必要性及途径与方式,使幼儿教师在师德教育中受到启发。

签订师德“五不准”协议。我们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解放路幼儿园规范师德“五不准”实施细则》,并在班组中进行讨论,使大家充分熟悉实施细则的内容,领会其含义。3月中旬我们每一位教职员工向幼儿园作出实施规范师德“五不准”的承诺,签订规范师德“五不准”承诺书。随即我们又向全园的家长发放了一份告家长书,把师德“五不准”内容告知家长,请全园家长予以监督和指正。

进行师德研讨活动。结合庆祝教师节,幼儿园邀请教师、家长、社区代表开展了师德建设研讨活动,一起研讨在新形势下师德教育的客观规律、重要内容及方法,营造师德建设环境。

进行师德大讨论活动。围绕“为人为师为学”的主题,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开展如何在工作中体现“以幼儿为本”的教育思想,每一位教职员工在讨论的基础上,撰写了师德工作案例并在班组内进行了交流。

开展“我的读书品书”活动。通过“我的读书、品书生活”活动的开展,积极倡导“与书为伴”的思想,在教职员工中形成了较浓厚的读书风气,提高了教职员工的综合素养,拓宽了教师的文化素养,提升了教师的师德素养。

举行师德故事宣讲活动。幼儿园开展了“我身边的故事”、“感动就在身边”的“我说身边党员教师”全园教师演说活动,我们的原则是真人、真事、真情,重点挖掘身边普通教师身上的闪光点,树立新典型,宣传新事迹,展现新面貌,探索新思路,使高尚的师德风范可亲、可近、可学。

开展为幼儿服务周活动。每学期的第十周,是我园的为幼儿服务周,全体教职员工以组室为单位,自发的开展为幼儿服务活动,如为困难幼儿送衣物、玩具,为小年龄幼儿买换洗衣裤,为班级幼儿买棉鞋、布垫,为幼儿自制体育器具、教玩具等。08—09年,教职员工捐款近万元用于幼儿服务周做好事活动。

开展新教师师德演讲。踏上工作岗位近一个月,幼儿园的八位新教师进行了师德演讲活动——“今天,我这样做老师”,新教师们结合从教近一个月的经历,讲述了对自己对幼儿教师职业的认识。虽然只是短短一个月,但新教师们已经体会到了爱是教育的基础,有爱才有教育,也体会到了在教育实践中的学习是尤为重要的,做老师的整个经历都是学做好老师的历程。

征集教师师德禁语。

结合师德“五不准”活动的开展,幼儿园在教师中广泛征集教师禁语和教育艺术语言,全园共征集教师禁语二百多条,教师艺术语言1百多条,经过整理教师禁语五十条,艺术语言五十条,每位教师人手一份。活动使老师们都有所感悟,知道了应该怎样说,怎样做。

我园创新的师德教育活动与载体,成为了推动教育进步、幼儿园发展和教师成长的巨大动力,丰富了幼儿园师德教育内涵,促进了幼儿园的可持续性地发展。

三、热心公益事业,发挥示范作用。

作为市示范园与文明单位,我园热心社区公益事业,积极发扬无私奉献精神,在各项公益活动中显示出解幼特色,为构建和谐社区作出了应有的贡献,真正发挥好了示范与辐射作用。

党员带头,扶助弱势群体。2005年8月,在党员先进性教育开始之初,我园党支部结对了社区困难党员、困难群众与贫困学生3户,20多党员结对了社区困难群众与贫困学生25户。这一结对,坚持至今从没有间断。刚入小学,红红的母亲就不幸病故了,难道孩子的未来,就要在没有母爱的日子中度过了吗?没有!党员王老师把爱的阳光,透进了孩子心灵的窗户。父母离异,嘉嘉的心理出现了偏差,不愿接近任何人,沈老师了解后,把嘉嘉带到了自己的家,悉心照顾,耐心开导,嘉嘉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脸。父母都是残疾人的南南,为了让孩子拥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奶奶硬是把孩子送到了我们幼儿园,靠自己微薄的退休金支撑着孩子的学习费用,班级老师知道了,及时地向园领导进行了反映,幼儿园作出了减免南南大部分管理费的决定,党团员们捐款免去了南南所有的伙食费、保险费等,园领导还与南南结对,从各方面予以关心、照顾。才进幼儿园小班的尧尧小朋友不幸犯了血液病,尧尧的病情牵动了全园师生的心,从尧尧所在班开始了爱心行动,全园师生共计捐款43150元。更为感人的是全园师生时刻关心治疗中的尧尧,鼓励小小的她不断战胜病痛,尧尧又成为了孩子们坚强的学习榜样。

与贫困学生金额共计26208元;全园师生为四川抗震救灾捐款84883.88元,党支部扶贫帮困、帮困助学的长效机制,让困难群众、贫困学生真实地感受到党的温暖与社会的关爱,也让党、团员在结对活动中深受教育,锻炼党性。

城乡牵手,共育文明之花。2007年9月,我园与柘林镇金海村签定了“城乡牵手共建文明”协议书,成为了共建单位。我们在“共”字上做好了“文章”,扎实有效地开展了一系列共建活动。

一是共建文化阵地。当我们知道金海村经常利用村民学校这块文化阵地对村民进行宣传教育时,就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金海村的各项精神文明宣传活动中。如我园邀请了上海市文明礼仪讲师团的张惠老师对村民开展文明礼仪的教育讲座,张老师的精彩讲座受到了村民的热烈欢迎。建党节,幼儿园党团员又一次来到了村民学校,与村里的党员群众共联欢,同唱革命歌,同忆党的辉煌历程。我们还发动幼儿园的党团员开展了为金海村村民文化室捐书活动,党团员捐赠了100多本新图书,党支部又买了84本农技与生活方面的图书,送到了金海村的文化活动室,受到了村民的欢迎。幼儿园还为村委会送上新电脑,建立网上互动平台,开展了网上互动交流。

二是共办惠民实事。金海村的老党员,曾为柘林地区早期经济发展付出了自己的心血,为了让他们享受到今天人性的温暖,连续两年的“敬老节”,我们都把全村的老党员接来,参观今日的幼儿园、参与“情暖夕阳红”联谊活动,吃上可口的长寿面与自制的点心,送上党员们精心准备的礼品。春节到来,我们又与金海村的老干部一起开展了迎新聚会,活动中大家畅所欲言,就像多年的老朋友聚会一样,看着老干部们开心的笑容,我们也深感快乐,这让我们深刻地感悟到这样一句话:“幸福存于助人为乐之中”。

三是共建教育基地。金海村广阔的农村自然资源为幼儿园的孩子们提供了丰富的学习材料,特别是玉穗葡萄园,优美的环境、丰收的硕果更是孩子们天然的课堂。每当葡萄丰收、庄稼成熟的季节,幼儿园的孩子们都会来到葡萄园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每次活动,村干部都放下繁忙的工作,在葡萄园迎接孩子们的到来,并把活动安排得井然有序,孩子们在葡萄园玩得很开心,也学到了很多在幼儿园里学不到的知识。

四是共建长效机制。我们建立了文明共建领导小组与稳定的例会制度。每个季度领导小组都要召开一次工作例会,调整和补充共建计划,回顾总结上阶段共建工作,对下阶段的工作提出新的设想和建议。为了监督检查各项活动的开展情况,我们还建立了联络员制度,有两个单位的副书记担任,确保了共建工作的正常进行。

伍,她们经常活跃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中。

文明路口志愿活动。党员志愿者们已经坚持连续四年多,参与文明路口的志愿者活动,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塑造了市级文明单位的良好形象。

社区设摊指导服务。教师志愿者多次来到解放新村、解放路口进行设摊指导服务,积极热情地为居民提供科学育儿知识方面的咨询服务,受到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也得到了社会的肯定。

迎世博文明创建活动。教职员工志愿者,积极参与迎世博文明创建活动等,参与每月5日的环境日环境整治,15日秩序日秩序文明,25日交通日的交通文明以及每月之后一周周六的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等,通过活动,教职员工的公共卫生意识增强了。

黑色广告清除活动。党团员志愿者多次来到解放新村,为社区进行黑色广告的粉刷工作,在楼梯口、街道旁、车棚上等刷洗,不放过每一个角落的黑色广告,为美化居民的生活环境、清洁社区环境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特奥志愿服务活动。我园发动了有英语专长的青年教师积极报名参与特奥志愿服务活动。在活动中,志愿者收获的不仅仅是对特奥运动会的知晓,更从中懂得了爱心的力量,理解了奉献的意义。

校园网络志愿值班。利用校园网站与家长进行网上互动交流是我园家园互动的特色。教师们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利用晚上和双休日时间进行网上值班,与家长、社区群众进行交流,互相探讨幼儿的教育等,利用多媒体在线协作互动平台与家长、幼儿通过视频面对面的交流、指导。数年如一日,从不间断,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应。

散居婴幼儿早教服务。每年四次的0—3岁散居婴幼儿早期教育活动,是政府的实事项目,也是我园的社区特色服务.每次服务日,全园教职员工早早地来到幼儿园,准备丰富的活动内容、组织好各项活动。两年来,幼儿园组织了八次早教指导服务活动,参与婴幼儿与家长近两千人次,幼儿园获区早教指导先进集体。

幼儿园师德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锻造一支素质精良、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艰辛劳动,探索形成可操作的师德建设工作模式,让我园教师形象之花开得永远灿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开创幼儿教育事业的新业绩!

2009年5月3日。

浅谈师德师风建设论文

明建设。

2.良好的师德师风,有利于学校实现办学目标。

教师队伍具有良好的师德师风,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毕业生。教师一方面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引路人,另一方面是学校提高办学质量和创新能力的原动力。

总之,教师本身的工作质量以及思想素质,会直接影响到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所以,教师必须重视自身道德修养的提高。在教育教学时,注重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条件。

师德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教师开展工作都必须遵守師德。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规范教师的言行。

“无德无以为师。”真正优秀的教师,一定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人。教师对祖国的爱、对学生的爱、对事业的爱,都体现在他对自己的高标准、严要求上。率先垂范是对学生真正的负责,是潜移默化、影响深远的教育。教师必须为祖国的未来夯实基础。这就要求教师自身要有一定的人格魅力,而这种人格魅力具体表现为敬业精神。另外,教师必须用正确的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来规范自己的言行。

2.发挥师爱的作用。

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师爱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温暖的师爱,可以开启每个学生的心灵。因此,在教育工作中,笔者把信任和期待的目光投向每个学生,把关爱之心倾注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倾听学生的心声,走进学生的心灵。

教师只有尊重自己的学生,学生才会真正地尊重教师。教师在教育的时候应该落实情感教育和爱心教育,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在组织教育活动的时候,发掘每个学生的潜能,给每一个学生以表现的机会,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教师笑着面对自己的学生,学生也会受到感染。若是发现学生做错了事情或者学习成绩没有提高便指责自己的学生,不帮学生分析,这样不但会伤害学生的自信,甚至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达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扈中平.现代教育理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师德师风建设论文

人类社会的进步,离不开在教育中发挥关键作用的教师。教师应当具有良好的职业荣誉感,但受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少数教师只是把教师职业当作养家糊口的工作,缺乏事业心和成就感,在师德修养上是被动的,教学缺乏热情。仅仅满足于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师是不够的,每个老师也必须为教育事业负责,并提高教师的职业荣誉感。

2、缺乏责任心和爱心。

做一个好老师,有很多的条件。老师的责任心尤为重要。如果缺乏爱心,那么教育工作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爱心的缺乏也反映在日常工作的各个方面。小部分老师在教学中不求上进,缺乏责任感,没有深入的研究教材和教学规律,对学生缺乏耐心。对学生的成长不关心,只管教书,不管育人。

3、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令人担忧。

只有良好的心理才能形成良好的师德。社会的飞速发展给教师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教师要面对职业、人际关系和家庭稳定等多重压力,教师产生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突出。

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喜好模仿教师的特点。所以小学教师要加强道德修养,时时处处做好表率。

1、热爱学生是师德的核心。

虽然有小部分教师在师德建设上存在一些问题,但还是有许多师德高尚的教师,这些教师虽然处在不同的环境中,他们的年龄有大有小,他们有或好或坏的工作环境。但有一点是令人惊叹的是,他们深深地爱自己的学生!那种爱是发自内心的,无私的,纯洁的。作为一名教师,爱学生是教育好学生的基础和前提,爱是师德的核心。爱学生也是教师工作的重要部分。

2、教好书是师德的关键。

教好书是师德的关键,教师希望自己培养的学生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具有渊博的知识。教师可以不再是一缸水,而应该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一口水井,泉水涌出不断。教师也应该有广泛的爱好和才能。由于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上至宇宙太空,下至海洋生物,从远古时代到现代世界,他们什么都想知道,而且他们认为教师什么都知道。这种好奇心是学习的原动力,教师应该珍惜它,而不是扼杀。这就要求教师要多才多艺,和学生打成一片,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因此,教师要终身学习,不断开拓,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

一个学校要搞好师德建设,必须为教师营造一个好的师德建设的环境。

1、提高教师的道德素养和专业技能。

教师需要不断学习,认真思考。一个人的道德素质,不是一本书、一份报、一段新闻,就能够提高的。要真心做一名有道德素质的教师就需要每天不停地反省自己,坚持自己的原则,坚守自己的人生底线。用一生去不断地提高素质和道德品质。所以学校可以定期对新老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并可以举办专题讲座,提升师德水平。

2、组织学习优秀教师事迹。

在优秀教师中,尽管他们的教育环境迥然不同,但他们可以共享同一种精神、同一种信念、同一种态度和同一种操守,那就是奉献、钻研和甘为人梯。优秀教师的言行能够感动每一位老师,让大家深受教育,同时也能激起大家效法之心。

3、开展竞赛活动,激发教师热情。

学校可以通过“师德演讲比赛”“师德征文比赛”来开展师德活动,让每个教师尽量参与。

4、促进维护教师心理健康。

学校应该帮助教师学会合理调节情绪,安排生活,善待自己。学校领导对教师应提供有力的支持;关注教师心理健康,给教师关心和呵护。

师德师风建设论文的参考

为深入贯彻落实学院党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实施意见》精神,配合迎评促建工作,进一步营造全院师德师风建设的良好氛围,从10月12日至11月15日,党委宣传部和院工会联合开展了师德师风建设主题征文活动。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各系(部)、各部门认真组织所属教职工,结合学院、单位和个人实际,围绕师德师风与社会主义荣辱观,师德师风与校训,师德师风与学风、校风,师德师风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师德师风建设与学术道德建设等选题,撰写了59篇有分量、有深度、有指导意义的理论文章和心得体会,可以说活动达到了预期目的,产生了较好反响。现将其中30篇编印成册,供大家学习参考。

师德师风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内容,广大教职工要以本次活动为契机,掀起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新高潮,为学院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贡献。

由于时间仓促,水平所限,难免有疏漏和欠妥之处,敬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

谈我校校训与当前师德建设面临的任务。

王晓田,张晶。

(唐山学院文法系,河北唐山063000)。

内容提要:唐山学院校训“诚信奋斗为人,严谨求真为学”,从做人和做学问两个角度,明确阐述了唐山学院师生员工应具备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准则,是唐山学院人文精神的高度概括和具体体现。校训引导师德建设的方向,决定了师德建设的基本要求和终极目标。师德建设的内容和方向与校训所传达的原则和目标必须一脉相承,师德建设是实现和贯彻校训的重要途径和有力保障。校训与师德建设最终要透过校风展现出来,而倡导“诚信奋斗和严谨求真”是我院校风建设的当务之急。

一、我校校训的内涵及其实践价值。

xx年3月,唐山学院组建。xx年4-5月份,在全院师生员工中举办了征集唐山学院校训的征文大赛,这是一个通过对我国大学文化传统、人文精神的审视,达成对唐山学院人文精神的认同的过程。经组织专家经行评审。xx年6月,确定“诚信奋斗为人,严谨求真为学”为唐山学院校训。

唐山学院校训“诚信奋斗为人,严谨求真为学”,从做人和做学问两个角度,明确阐述了唐山学院师生员工应具备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准则,是唐山学院人文精神的高度概括和具体体现。做人的原则“诚信奋斗”四个字,包含着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诚”,对人对事要诚实、真诚、忠诚;一是“信”,人际交往中讲求信用、一诺千金;一是“奋斗”,人都是要做事的,对待事业要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成就一番事业。“为学”既指教师做学问,搞研究,也指学生对待学业的态度。师生对待学术学业的共同要求和准则是“严谨求真”,这同样包括着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严”,要用严肃、严格、严细态度做学问、读书学习;一是“谨”,谨慎、虔诚、崇敬,不能大大咧咧马马虎虎地对待学术学业;一是“求真”,毛主席说过:世界上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没有了认真,就谈不上学术成就和学业进步。诚、信、奋斗、严、谨、求真六项,包括了为人和治学的准则和信条,对于大学学人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人生在世,首先是为人。要成才,首先要成人——做一个有良知的、本分的人,而治学是对成人的更高要求,是在成人基础上的更高发展;为人是治学的前提条件,为人是治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离开了为人,无所谓治学,而治学对于学人而言,是为人的升华和价值的实现。校训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首先强调为人,进一步强调治学的。

校训不仅具有理论的思想的价值,培育发扬办学理念和精神,而且具有明确而鲜明的实践价值。所谓实践价值是指校训对于师生行为的倡导和规范作用。这种作用可以从两个层面表现出来。一是倡导,可以引导每个教学单位、教学管理部门乃至每个教师和学生依据校训确立自己的具体追求目标,从而在教学管理、教学效果、科研成果、学习成绩等方面达到最佳状态,取得最佳成效。而这种种成果的取得,是通过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部门以及师生个人的工作和学习计划而得到保证的。一是规范,可以具体规定各种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的规章制度,规范、杜绝各种不良现象的发生,如教学中的不负责任、科研中的弄虚作假、各项考核中的作弊以及晋升职称、职务等方面的不良风气,都可以从依据校训要求而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的贯彻中得到遏止和消除。校训实践价值是从校训思想的理论的价值中生发出来的巨大实践力量。

成匾额,悬之校中公见之地,其目的在使个人随时注意而实践之”。这里的“德目”可以理解为今天所说的德育方面的目标与内容,即各种道德与价值领域的追求。在表述上校训比校风更凝练、抽象,内涵更丰富而深邃。一个确当贴切、内涵丰富,并且富有激励的校训,能够凝聚、体现学校的整体价值追求、独特气质以及深层的文化底蕴和治校风范。正如一个人需要一种精神支撑事业的开创和完成,一所学校也要靠校训所倡导的精神支撑,方能一步步地实现建设名校的目标,而校训正是学校精神的具体表达,是学校精神的核心和灵魂。

师德是一名教师应具备的道德品质、人生素养和应遵从的行为规范。校训的贯彻与保障,需要两种条件与力量,一是教师的品德、学识与能力;一是学生学习过程中能够发扬勤奋刻苦精神。两者当中,前者是主导的、能动的。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道德是一面镜子,在育人中具有重要的心理导向、道德导向和价值导向作用。教师的高尚师德如春风细雨,潜移默化地陶冶青少年学生的品德。所以说,师德建设同样是学校校风的灵魂,它关系到学校的教风、学生的学风和全校师生的道德意识和道德风尚。因此,师德建设的内容和方向与校训所传达的原则和目标必须一脉相承。校训引导师德建设的方向,决定了师德建设的基本要求和终极目标。教师的道德从两个层面显现和影响学生,一是为人的道德,一是为学的道德。而校训恰恰在这两个层面给出了标准,校训首先指导教师的道德提升,师德又影响和教育学生道德形成。师德一旦失衡,学校教育教学将陷入崩溃的困境与艰难。教师担负着提高国民素质、提高全体公民,特别是青少年文明程度的责任。因此,校训所传达的办学理念与办学目标最终要通过教师对学生全面的教育与影响来实现,师德建设是实现和贯彻校训的重要途径和有力保障。

长期以来,广大教师教书育人,敬业奉献,赢得了全社会的尊重。但同时也必须看到,在市场经济和开放环境下,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教师在恪守传统职业道德的同时,无可回避地承受着来自社会、受教对象及自身的矛盾冲突和迷茫,面临着新的挑战。

(一)现行教育模式将德育与智育割裂开。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实行的是教师专职制度,即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日常学习生活的管理由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负责,而专业知识的教授由专任教师担当。这种分工模式能够使教师的职责更明确,教师的教学精力更加集中,有利于提升教学水平,对学生的管理也更加到位。但是,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在这样的体制下,在部分教师当中,形成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的教育只是辅导员的任务和工作,专任教师只负责授课的片面思想,忽略了教师通过其日常言行对学生道德情操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部分教师只追求科研成绩,而无视自己教育者的身份,从而放松乃至放弃应当承担的育人使命及责任。德育与智育分离的教育模式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

(二)部分青年教师缺乏职业崇高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影响人们的价值取向的诱惑因素越来越多。教师在对待奉献与索娶谦让与竞争、理想与实惠、奋斗与享受等方面的价值取向也不同程度受到一定的影响。而教师的这种不同价值取向无疑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青年学生。特别是许多院校当前青年教师仍占有相当的比例,部分青年教师在上岗前,对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认识不足,仅仅将“当老师”作为谋生的手段,而不是将其作为人生理想去实现自己人生价值。因而,部分教师缺乏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认识,不能“为人师表”,更不能无私奉献,更有甚者仅以待遇收入作为唯一标准,与他人攀比,进而将抱怨的情绪带入教学工作中,丧失了作为教师的职业崇高感,导致教师职业世俗化,使教师丧失在学生中的权威性。

(三)部分教师缺乏敬业精神,教学敷衍,学术浮躁。教师属于专业性技术职务,需潜心钻研才能精通业务。如果心态浮躁,不甘寂寞,势必造成急功近利、治学失范。育人意识不强、奉献精神不够、科学作风不实等问题由此产生。如果教师对于自己的人生就没有明确的目标和崇高的追求,不肯花心思气力来提高专业修为和业务水平,是不会教出优质学生的。在这个意义上,教师需要点清高,洁身自好,抵御流俗侵蚀,才能增强教师对于信仰的坚定和对于远大理想的追求。上世纪20-30年代如同蔡元培、胡适、陈寅恽鲁迅等大师级名师,正就因为有那么几分清高,特立独行,才能成为一代宗师、一代著名教育家。

四、将校训与师德建设结合起来建设良好校风。

高等院校要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完成培养具有高尚情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承担起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任,就要通过倡导校训加强师德建设来完成自己的使命。

(一)校训与师德建设最终要透过校风展现出来。

无论是师德风采还是校训精神,都要通过教师。

的行为、语言以及环境氛围等外在因素作为载体展现出来。校风一所学校师生员工所共同具有的理想、志向、愿望和行为等多种因素的综合表现。校风是校园之魂,是一所学校在办学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化氛围,一种无声的命令,一种精神状态和行为风尚,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是学校社会信誉的外在表现。优良校风是要通过学校每个人的思想品德、行为表现、工作作风、学习态度、生活习惯以及衣着仪表等因素展现出来。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领导还是职工,都是校风建设的一分子。优良校风起着美化人们心灵的作用,是提高师生员工素质的催化剂,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保障。

(二)倡导“诚信奋斗和严谨求真”是我院校风建设的当务之急。

我院作为新建地方高等院校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与知名学府相比,我们在校园建设、师资力量以及学校历史文化等诸多方面还有很大差距,学校的发展还面临着很多现实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弘扬奋斗精神,狠抓严谨、求真的学风教风建设更加重要。只有全体师生,齐心协力,以主人翁的姿态,为学院的发展而奋斗,学院才有不断进步的动力。发展的同时也要注意避免盲目追求指标,浮夸浮躁的风气,时时刻刻以严谨求真的治学态度为根本,扎扎实实地提高教学质量,最终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形成自己的品牌效应。在学院处于当前发展的关键时期,校训所倡导的“诚信奋斗为人,严谨求真为学”的精神理念更具有现实的实践意义。“诚实、信用、奋斗、严格、谨慎、求真”是我院校风的核心要求。没有了这六个词,学校一切都将流于表面形式。提倡并将这六个词落实的到师生心理和行动中,是我院校风建设当前的紧迫任务。

1.注重师德建设的核心作用,把师德建设作为校风建设的关键,在教师中切实贯彻“诚信奋斗和严谨求真”的校训精神。首先,我们要以“诚信奋斗为人,严谨求真为学”为师德建设的主要目标,培养教师为人、为学的高尚风范。使教师能全身心投入教学科研工作,热爱教育,热爱学生,成为具有较高教学水平、深厚学术造诣、深受学生爱戴和同行公认的优秀教师。其次,将师德建设作为校风建设的重点,并将师德纳入评价体系,将其作为对教师工作评价的指标之一。第三,建立奖惩机制,评选“师德标兵”给予一系列优惠奖励,同时对违反教师职业道德者及时黄牌警告直至令其调离。培养出具备校训精神,具有良好师德风尚的教师队伍,使其在校风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

2.突出学风建设的关键作用,把学风建设作为校风建设的根本问题。学生的根本任务在于学习,学风建设是校风建设的关键。首先,加强学生校训精神的培养,利用各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校训教育,使学生真正理解校训内涵,并以此为指导,树立自己的理想信念。学院要引导广大学生将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坚定信念,志存高远,掌握专业知识,注重实践能力,崇尚创新精神,勤奋学习,积极进龋其次,加强诚信考试教育,以考风正学风。通过改进考试考核方法,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考核。第三,利用素质学分教育,改变传统单一的评价标准,综合评价学生素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踏实的学习精神和诚信的做人态度。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环境育校风。校园文化是校训的外在表现,建设校园文化是培育校风的有效方式。首先,建设人文景观,通过绿化、美化、雕塑、奇石等实物,打造校园文化品牌,彰显校训精神,是以环境培育校风的有效方法。其次,组织高水平的学术报告和学术讲座,聘请专家学者师德楷模讲授治学经历,人生感悟。第三,开展以“感悟校训”为主的校园系列文化活动,加强学生社团建设,加强业余文化创建活动,整体提升校园文化氛围,使校训精神在潜移默化中对教师进行提醒,对学生进行教育。

参考文献:

[1]魏鸣主编,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宣传思想工作——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的探索与实践,浙江大学出版社,xx年版.

[2]姚冰著,教育家论教书育人,河北人民出版社,xx年版.

[3]陈宁著,师德建设:多视角分析与构建,首读师范大学,xx年版.

[4]浦卫忠周敏著,高校师德建设理论与实践,北京理工大学,xx年版.

[5]黄旭张文质著,格言.校训和学校文化,福建教育出版社,xx年版.

[6]杨贤金石凤妍著,师德新论(以德治教与师德建设新世纪版),江苏教育出版社,xx年版.

[7]檀传宝著,走向新师德:师德现状与教师专业道德建设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xx年版.

师德师风建设论文

新世纪随着高等教育发展的多元化,师德水平建设越来越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发展和提升。当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中,针对加强师德建设提出:“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要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在建设和谐社会的新时期,构建和谐师德势在必行,“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以传统文化的精髓理念来规范和引导当代广大教师学为人师、行为示范,是促进当前师德建设的有机载体。

(1)主流引导思想与现实环境差异的错位。

结合当前诸多高等院校实际情况来看,传统的“谦虚谨慎、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等价值坐标柔性有余、刚性不足,并不被所有老师所重视。思想宣传中的“蜡烛观”、“安贫乐教”和“义利观”,某种程度上超越了当前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要求,难以作为教师道德评价的指导思想和普遍标准。

(2)教师职业道德的养成和个体素养的错位。

《三字经》云:“教不严,师之惰”。由于高校教师的个性特点和认知特点的差异,他们对于道德的理解也有所不同。从个人素质的结构看,高学历并不一定等于高素质,因为文化代沟差异和个人经历不同,带来思想上的共识性偏差,对师德的理解也会出现失衡。所以从长远来看,高校师德的建设既是高校发展中的基础性问题,又是一个长效机制问题。

(3)师德评价指标体系与实际操作的错位。长期以来各高校都很难对师德进行量化考评,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在课堂教学评价以外,社会对他的师德评价往往受到教师个人行为的影响,而不是依照合理的评价指标来评判,因此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对师德体系监控带来了弱化。

(1)有利于整合高校多元化的教学价值取向。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社会思潮的多元化,作为师德的要素,教师的教学价值取向将对学生人格、各种能力的培成产生越来越深远的影响。儒家经典《大学》开宗明义的第一句话就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教师是学生接触最多的人群之一,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学生起着积极的导向作用。教师所表现出来的良好思想道德是学生思想行为的指向标。正如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讲的那样,教师成为学生道德上的指路人,不在于他时时刻刻都在讲大道理,而在于他对人的态度———对学生、对未来公民的态度。

(2)有利于高校教师追求高尚的和谐师德境界。

从“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中体悟师生关系的平等性;从“善利万物而不争”中感悟师德的无私性;从“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中,洞悉师德的旷达性。和谐师德境界之无私性———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借用老子讲水性,这里以水的性格比喻师德,因为水有两大善性:善利万物———就是奉献精神;处下不争,是指奉献精神之上的一种更高境界———无私,这正是师德的生动写照。

(3)有利于规范高校师德制度性建设。古人云,“国之制度典礼,实皆为道德而政”,“国之制度典礼,乃道德之器械”。由此来看,道德和制度是相辅相成的。在学校,师德建设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它不能仅仅依靠舆论宣传和教师的自我修养,一定要建立健全必要的制度予以保障。而制度建设应当体现目标的指向性和理论的引导性。作为一种比较系统、完整的价值观(当然前提是符合当代精神的),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对于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建设长效的师德教育机制、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等具有普遍的规范和引导价值。

(1)传统文化价值体系应成为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教师的师德培养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前提下,在坚持尊重差异、提高能力的同时,加强“以德立身,以身立教”为主要内容的师德建设,以教师自身的高尚品德、良好的人格来潜移默化地影响、教育学生。

(2)创新机制,提高针对性和有效性。教育和引导教师自觉履行法律规定的职责和义务。把师德培养作为与日常教学研究和教研活动相结合、相匹配的长期素养教育和品性教育。

(3)师德建设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大学这泓深潭要澄碧如镜,藏珍蕴宝,就必须坚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的理念,不断加强师德建设,努力构建和谐师德境界,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论文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伟大的学者韩愈告诉我们在当时教师的职责在于“传道”“授业”“解惑”,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教师的职责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多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是一项光荣、庄重而严肃的工作,“教师”是教育的直接传播者和执行者,“培养人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教师神圣天职,“师德”,是教育职业的灵魂,而师爱精神则是教育的原动力、是教师的一种宝贵的职业情感,也是师德的灵魂。

教师师德的内涵是什么,在当今社会生活中,教师因该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才能够做好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导者,教师是人类文明知识的传播者、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为大学教师,我们工作的对象是正在成长中活跃的青年,我们是教师,首先要热爱这个职业,因为我们培养的对象是直观的,用良好的师德去从事本质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比单纯传授专业知识还要重要,因为我们还肩负着培养人的工作。作为教师,必须淡泊名利、正直无私。我们的劳动价值还体现在开启学生的智力和塑造人格上,而这些将联系着整个社会,联系着人类历史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这就决定了师德的特殊性。师德永远是不断发展的、不断创新的。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高校的各种制度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一步一步的建立一支乐于奉献、敢于承担责任的教师队伍,师德师风的总体状况是好的。但是,由于我国人们思想观念的多元化和价值取向的多样化,使学校受到各种外界的影响,一些不良意识地反映到教师队伍中来,对教师的思想道德文化产生影响。当前高校师德出现了以下问题。

(一)缺乏正确的理想信念。少数教师能正确对待自己的理想信念,受社会上一些不良思想影响,违背了一些有失道德的想象和四项基本原则的言行。

(二)缺乏爱岗敬业的精神。部分教师不能把教育工作当作是对学校对学生全心全意奉献的精神,仅仅当作一种谋生手段,利用教师的业余时间,去从事与教师无关的活动,对自己的本职工作在精力上不够投入,对教育工作缺乏责任感,在课堂上采取照本宣科,对学生采取敷衍了事,提高不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缺乏对学生的耐心、爱心。俗话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做为教师,我们要不厌其烦地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对学生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可是部分数教师对学生的的学生生活,心理状况关心不够,没有耐心去对待每一位学生,不懂得尊重学生的人格,不能去用真诚的心关爱学生,伤害学生的自尊。

(一)加强师德建设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思想,关爱学生的成长成才,全面关心学生成长,尊重学生,对学生要有亲和力,严格要求学生,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形成相互激励、教学进步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文化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他们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新人,要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先进教育理念,自觉遵循教育规律,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发展。

(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师德师风的内涵进一步升华。当前高校学生工作中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要,这就要求师德师风在教育过程思想文化进一步提升,现在大学校园心理调整机制还不健全,大学生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大学生正处在活跃的青春期,面临着社会、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成长发育问题,作为教师,我们要有针对性的对这些有心理问题的学生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以保证他们能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接受大学的生活和学习的挑战。

(三)弘扬师风精神,做到“为人师表”。

(1)作为教师应该热爱学生。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愿意与学生成为朋友,遇事冷静,不随便发怒,处事公平合理,不抱偏见,对学生一视同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2)教师应正确处理言教与身教的矛盾。要认真把握以下两点:其一,言行一致,身体力行。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率先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做的,教师带头不做。其二,学为人师,德高为范。教师职业的特点就是时刻以师表形象感染学生,这就决定了教师的言行要有很强的典范性。但这里有一条是不容忽视的,师生必须建立在平等、互助、尊重的基础上,对学生的言论和行为绝不能用世俗的眼光对待。

(3)作为教师我们要坚持依法执教,廉洁从教,做到为人师表。我们要认真学习商丘工学院学生工作处下发的“六条禁令”,树立正确的理想,传播先进的文化,弘扬社会的正气,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要站在发展的眼光,志存高远,爱岗敬业,忠于职守,乐于奉献,自觉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

四、结语。

师德师风建设论文

学习了优秀教师某老师的先进事迹,他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无悔地把爱奉献给了学生、把生命奉献给了祖国的教育事业,这使我深受感动,他们在这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是我学习的楷模。我在某教师教师先进事迹的启迪和鼓舞下,努力增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书育人”的教师使命感,不断强化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心。

课堂这个舞台对我来说,教书育人的分量更重一些。但与这些模范老师相比,深感差距很大。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教师是一个岗位、一种职业,但更是一种责任。某老师老师从教多年,却从未要求过什么。他不计个人得失,一心只为教育。燃烧自己,照亮别人,靠的是什么?是一种清醒的责任意识。教师可以在不同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不同的教学风格,表现出不同的教学艺术,构建不同的教学模式,但是清醒的责任意识和在此基础上持久的内在动力,是教师完成卓越工作的必备条件。结合学习有感而发,谈几点体会。

一、立足本质,拥有一颗真诚的爱心。

优秀教师崇高的人生追求、高尚的师德情操、无私的奉献精神,感人至深,催人奋进。通过学习,我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对于任何学生就是一个“爱”字。以无限的真情去关爱,用爱去感化每一个学生的心灵。当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不厌其烦的耐心指导,当学生做错了事的时候,指导分析让学生知道做错事的原因。用温馨的语言教育学生,用母亲般的爱感化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犹如父母,甚至胜于父母。感受到能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对待别人的孩子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我们都应该学会换位思考,当我们希望别人怎么教自己的孩子时,就一定得怎么教别人的孩子。当家长把孩子送到我们手上的时候,他们对我们寄予很大的希望,所以,我得要把他们都看成是自己的孩子,要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真诚的爱他们,用积极的情感去感染他们,扣击他们的心扉,激起他们感情的波澜,这是一种责任。我们要像慈母一样关心爱护每一个孩子,比如:孩子身体不适时,我们应该嘘寒问暖;孩子有缺点或不足时,不歧视,不挖苦,不嘲笑,应该有颗包容之心,要想到:他们是孩子,拥有犯错误的权利;当孩子的优点或进步时,要及时表扬,加以肯定和鼓励。总而言之,作为教师,我们要用自己的爱心、细第一文库网心和关心让孩子真正能健康快乐地成长,那才是我们最大的幸福。

二、对工作必须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

我们应当学习优秀教师以学生为动力,以育人为首的精神。老师必须具有足够的耐心和责任心,不仅要规范学生的行为,更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对每一个学生都要进行有针对性地教育。时时处处观察学生,了解学生,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导解决。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必须努力做到。时时以“爱心、耐心、细心”,去关心每一位学生,热爱每一个学生是我们的责任,教育学生是我们的神圣事业。对学生我们既要爱又要严,时刻把学生放在第一位,是作为一名老师必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三、教师必须做到尊重、理解、信任、鼓励学生。

通过学习优秀教师的事迹,我进一步体会到,在教育教学中,尊重学生,是我们老师必备的道德要求,尊重学生的人格,友好的对待他们,理解和信任他们,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多和他们交流,多鼓励和表扬他们,要尊重他们,宽容他们的过失,当学生有不足时,多给予激励和赞美,对学生精心呵护,尊重学生人格,善待、宽容、理解每一个学生,让他们感觉到在学校里比在家里的还要幸福的多,感受到学校生活的开心和幸福。

四、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都说人是要活到老学到老的。时代在进步,孩子在成长,对老师的要求也就有所提高,所以,我们要不断加强学习,学习一些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用学到的理论知识指导自己的实际工作,大胆创新,积极寻找适合学生的教育教学方法,让自己的脚步跟上时代的步伐,这样才不会被时代所淘汰。

教师必须有高尚的品德。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是培养、塑造新一代,自己的道德品质将直接影响下一代的成长。在德育活动过程中,教师既要把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又要用自己的高尚人格影响学生、感化学生,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地成长发展。因而教师必须要有高尚的思想境界,纯洁美好的心灵。在工作中,教师要甘于奉献,必须耐得住寂寞,受得住挫折,将自己的所有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实践中去,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说的“捧得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某老师老师的事迹使我更感受到,教师岗位是一种辛劳、一种付出,也是一种收获、一种享受。既然我选择了教师这一行,我就要用我的激情,用我的爱心把这份光和热永远延续下去。

师德师风建设小论文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师德则是教师的灵魂。春秋时的《尚书》云:“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把“师”的地位与天、地、君、亲并称,并写在同一牌位供众人朝拜,可见“师”的地位之高,受人之尊。孔子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弟子三千,可谓桃李芬芳。不但是因为他学富五车,更因为其德潜移默化影响到学生,成就七十二贤者。

何以立教?德也。师德是立教之根本。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是知识的化身,是智慧的灵泉,是道德的典范,是人格的楷模,是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因此,教师应以德立教,以身示教,与时代同步。可以说:“师德,教师的命根子!”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团结同志,勤学苦钻,默默奉献;必须热爱教师岗位,千方百计使受教育者既有知识又有思想,既有文化又有修养,既有热血又有正义,既有开拓创新精神,又有健全人格个性。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这种要求,是教师劳动的特点所决定的。

对教师缺乏信任,甚至是非不清,背信弃义,步入迷途。所以,有教育家说:“教师的任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来诱导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说得更深刻:“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第二,教师劳动的任务,主要是从学生的心灵深处去发掘和引导,帮助学生形成完善的人格个性,塑造高尚的道德情操。人们常说“父母育身,教师育心”,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教育者首先要受教育,只有当自己的精神境界达到一定的高度,才能有效地教育、引导和感召受教育者追求高尚的人生境界,起到“育心”的作用。

第三,教师的劳动“产品”具有全面性和高质量。因为青少年是未来的主人,谁失去青少年谁就失去了未来的希望。因此,学生既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又要形成良好的个性特长,要求非常高。工业生产出了废品可以抛掉,农业生产有杂草病苗可以拔除,但教育的学生,“毛病”再多也不能抛弃,也抛弃不了,而且品德不好的学生可能成为“危险品”,不仅葬送自己,还会贻害社会,祸及他人。

以何树德?爱也。那么什么又是爱呢?不仅仅是对工作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更是对自己学生的爱。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广义的,是非血缘关系的爱,是类对类的爱,是既普通又神圣的超越的爱的诠释。它源于人民教师对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和高度的责任感、源于教师对教育对象的深切理解和期望,同时也是教师对学生情感的释放和表达。

寸能力恰到好处地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在自由自愿的爱的空间,感同身受地健康成长。

师爱,倾心而为了教育,是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教师充满激情地爱自己的学生,就能赢得学生对自己的尊重与爱,从而促使他们乐于接受对之的教导,使师生关系健康发展,推动教育教学的进程。可以说教育是人类永恒的事业,师爱是人间永恒的阳光。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以德立教“爱满天下”,是“万世师表”的楷模。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或者是将来,他都是德之楷模,魂之典范。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如果人的生命有一百次,而且每次都可以让自己选择职业,那么我将一百次选择教师。”我们的教师就像辛勤的农夫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为同一块土地精心耕作、无私奉献着。青年教师们把青春年华扎根于三尺讲台而无怨无悔;老教师们将家庭搁臵一旁而全身心地扑在教学工作上。虽然生命是有限的,但教师的爱是无限的!因为有了师爱的付出,人类文明才能够薪火相传。且听,“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是人格的颂辞,这是师魂的乐章;且看,“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以爱树德,何为?教师对学生的爱融合于师生实际的交往中,既具体、实在又可感。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以及道德素质的形成都具有无比重要意义;于是,就需要我们对师爱有一个正确的理解。

我们有爱,但是要如何将其体现出来。陶行知先生说:“待学生如亲子弟”。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爱的教育》一书中的主人公安利柯老师,是一位表情非常严肃、额上皱纹清晰的男老师。在看似粗犷的外表下,却存着的确是一颗母爱般细致的爱心。那天他发现有一个学生的脸上长痘时,便停止默写,用手捧起孩子的脸仔细察看,询问他是否不舒服,还用手摸摸他的额头,看是否发烧;当他发现有同学朝自己扮鬼脸时,并没有责骂他,而是抚摸着他的头,说:“以后别这样了。”最让人感动的是他的一番话:“你们是我唯一的爱,你们就是我的孩子,我爱你们,也需要你们爱我。我不想处罚任何人,请你们向我证明,你们都是真诚善良的孩子……”实在叫人佩服之至,将学生生理、心里规律作为教育学的黄金律令来遵循,用爱来感化、呵护学生。

师爱不仅是教师人品、学识、情感与亲和力的展现,实际上是倾注了教师对祖国、对人类、对未来的热爱。因此,师爱是衡量一个教师师德水平的一把基本尺子。“爱是一门艺术。”能爱是一个层面,善爱则是另一个层面。作为教师,爱的形式与内容,就是教师品德、学识和情感的结晶。因此,教师要做到能爱、善爱:要爱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一微小“闪光点”;要爱他们具有极大的可塑性;要爱他们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能动性;要爱他们成长过程中孕育出来的一串串教育劳动成果。“爱”要一视同仁,持之以恒;“爱”要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爱”要以理解,尊重、信任为基础。只有这样的爱,才是以德立教,才能铸就师魂。

只有以德立教的“爱”,才能爱出师生间的“师生谊”,爱出社会主义社会新型的师生关系,爱出“爱满天下”的陶氏风范。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师爱”的意义也在不断地得到升华。爱的双向功能是现代教育中的媒介,润滑油和崔化剂,不热爱学生的老师,学生决不会欢迎他。因此,“师爱”是现代教育衡量每一位教师是否称职的重要标志,更是能否铸就师魂的重要标准。

总之,作为一名合格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以“爱”树师德,造就教育之成功。用“德”铸师魂,造就“未来”之成功!

师德师风建设学习论文

作为教师,最重要的是爱学生。教师要用真诚的爱打动学生,用无私的爱感化、关爱差生;在宽严之中,显露真爱;在心灵沟通中,予以尊重,引导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教师、学生、爱、宽严、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我曾经听我的同学(也是1名小学教师)说过关于他的1段求职经历:招聘过程中,校方出了这样1道题:“如果让你选择,你是先喜欢你的学生还是让你的学生先喜欢你?请选择并说明自己的理由。”我的同学说他是这样回答的:“我希望我的学生喜欢我,但是我必须首先喜欢我的学生!因为,作为教师,喜欢自己的学生是学生喜欢自己的前提。”说到这里,你会怎样回答呢?我相信大家1定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但是,我在这里之所以把这个事例讲出来,主要是让大家明白师爱的重要性。

原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曾说:“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重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学生。”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教育的全部奥妙就在于爱儿童。”陶行之先生也说过:“捧着1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由此可见,教师的爱多么重要啊!师爱是1种力量、1种品质,是教育成功的秘诀。可以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就没有学生的1切;没有爱,教师的工作也就失去了意义和价值。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爱是基础,爱是本质,爱是师德的核心,爱是教师最基本的行为准则和道德准则。那么,在德育工作中,如何让学生在师爱中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用真诚的爱打动学生:。

爱是人的1种基本需要,是学生的1种心理寄托,是学生1种内心渴望。教师只要真诚真心付出爱,不但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温暖之情,而且还很容易打动学生。1旦学生这种心理需求得到满足,可以增进师生友谊,产生情感共鸣,启迪学生心灵,唤醒学生理智,就可以达到“亲其师,信其师,乐其师”的境界,从而把握成功的教育真谛。

我们知道,在班级里,无论是学习方面,还是其他方面,都有1些表现好的孩子。在老师和学生的眼里,他们都是优等生,老师宠着,同学敬着,在他们的周围只有赞许的目光和激励的话语。可我觉得,如果这些孩子不受到挫折教育的话,他们将来遇到困难时就不能承受得了了。所以,我在必要的时候,也会适当的批评他们,使他们知道自己也有错的时候,应极力改正自己的缺点,使自己更完美。例如:我们班的副班长,他学习成绩优秀,品德高尚,遵规守纪。可是在课堂上,他却很不喜欢读书,而且胆子小。因此我总会叫他起来读课文,培养他的胆量。后来我在评价他的时候,告诉他如果能够认真地感悟课文,鼓足勇气战胜胆怯的毛病,就能把课文读得更有感情。我用真诚的眼神看着他,他又把课文有感情地读了1遍。为了让他彻底改掉这个毛病,课下我还经常找他谈话,告诉他班长1定要起模范带头作用,不能在上课的时候显得太懦弱。经过我的教育和他自己的努力,他终于克服了毛病,成为1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和优秀的班干部。

爱可以使好的学生充满信心,不断改进、提高,积极向上;爱可以使学生精神得到充实,情操得到陶冶,性格得到优化,思想得到升华。所以,只有教师用真诚的爱去对待学生,才能打动学生,教育好学生。

2、用无私的爱感化、关爱差生:。

在德育工作中,教师不仅要爱聪明、漂亮、健康、学习好的学生,还要爱反应迟钝、调皮捣蛋、有不良行为习惯的学生,杜绝偏爱优生与歧视差生。“植而不修则歪,教而不育则差,育而无方则罔。”在我们的德育工作中,爱要无私!

和优等生相对立的,正是1些学困生。这些学生有的不但学习成绩差,而且行为习惯也不好。对于这样的学生,老师和同学都很厌烦。可是我认为如果经常批评他们,冷落他们,那他们还有改正错误的机会吗?所以对待这些孩子,我总是不厌其烦地用爱心感化他们、关爱他们。我不是1味的批评指责他们的过错,而是对他们的优点、成绩我都及时加以肯定,使他们自己能够看到自己的闪光点,有信心去做好每1件事。

我认为教师在对待“差生”问题上要以全部心血倾注在他们身上,全心全意,耐心细致地进行转化教育工作,不仅不嫌弃、不歧视,而且多加爱护,对他们常常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持之以恒。善于发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只有这样,转化差生就不再是“老、大、难”的问题了。我们班里有1个特别淘气的孩子,他学习成绩不太好不说,行为习惯也不好,总是打架,同学们都不愿意和他在1起。在对他的转化过程中,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心,没有无私的爱心,他可能就掉队了。在课堂上,别人回答很难的问题被鼓励,对于他只要把最简单的问题答对了就可以得到掌声。这时他的眼里充满了喜悦,充满了自信。这样,他就没有时间去影响其他同学了。最难改的还是他的行为习惯,1下课他总会第1个冲出教室,1上课他又最后1个回到教室。上课之前总会有同学告他的状。别人做游戏他给人家捣乱,经常惹是生非……我课下和他聊天,他保证以后再也不调皮了,可过几天好像又忘了,又开始有同学告状。光聊天不管用,后来我发现他爱好体育,于是就利用业余时间让他与我比1比,看谁跑得快,看谁出色。这样,不但让改变了以前骄傲自满的缺点,而且还培养了他的特长,1举两得。从此以后,我看到了这个男孩崭新的面貌,同学们也不再告他的状了。

爱是1种纯洁的感情,它不是靠强制,更不是靠利诱培养起来的。只要我们爱差生与爱优生1样,并给予差生更多1点的关爱,也可以使最差的学生也能看到自己的成功,并体验到成功的自豪感和对学习、生活的信心,就能成功感化他们的心灵,从而真正转化差生。

3、宽严相济,显露真爱:。

宽容与严格是矛盾的统1体。宽容是另1种意义的严格。这里说的宽容是1种教育艺术,是指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过程中的1种策略。它的前提是对学生严格要求,目的是使学生有效的接受真理,承认和改正缺点、错误。教师要对差生“严中有爱”,对优生要“爱中有严”。

孩子毕竟是孩子,总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不能只用严厉的批评、叫家长、写保证书等简单、粗暴的办法来压服那些屡教不改的学生,这样往往会适得其反。只要我们捧着1颗宽容的爱心对待他们,他们也会在爱的力量下变聪明,会进步的。推心置腹,以诚相见,充分尊重相信学生,是师爱的表现。所谓“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就是这个道理。

我班有4个男生,被班上其他人称为“4大金刚”!主要是他们的行为纪律差、学习差、思想落后等。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们要认真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认真分析其中的原因,虚心听取他们的心声,尊重他们的人格,发掘他们身上的优点,要以1颗平常心来看待他们自身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在这其中有1位学生比较懒惰,不能完成作业,成绩差,忘性很大,书写不认真等。对于他的种种劣迹、恶习我及时帮助他指正。但过不多久,又重犯,甚至情况比以前还糟糕。这时,我就与他共同找原因,研究改进对策,制订计划,并付诸行动。没有想到,他真的在我的严格要求下,改变了许多,书写认真了,作业能及时完成,学习勤快了。虽然他的进步不太大,很慢,也可能维持的时间很短,但只要教师给予他坚强的毅力和耐心的引导,相信总会回归正道的。

学生不是完人,更不是超人,犯错误是学生的特权,是他们成长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正常现象。我们只有对他们“严中有爱,严中有爱;严而有度,爱而有方”,就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实现教育的目标。

4、将心比心,以爱换爱:。

美国学者戈尔曼说过:“不能识别他人的情绪是情商的重大缺陷,也是人性的悲哀。”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做个有心人,用“将心比心”这1方法,去实现“以爱换爱”的目的。

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有学生进办公室,要向老师报告,而老师正与同事谈趣正浓。因此,学生刚刚开口说话或是说了只言片语,教师就极不耐烦地说:“去,去,去,别来烦我!”教师这样粗鲁地对待学生,就没有顾及学生的内心情感,更没有想学生之所想了,这样能与学生心心相印吗?能换取学生的爱戴吗?如果教师能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1下的话,那么就会体验到学生的无助。

师生之间的沟通,教师要以情为重。教师的1言1行都要顾及到学生的感情。这样才能引起师生双方情感上的共鸣,无疑利于师生双方的有效沟通。

曾经我碰到这样1个学生,由于这个学生经常违规乱纪,散漫成性,懒惰成习,惹是生非。以往带班的老师历来不让他参加任何校内外活动。该生心理这道防线成为与老师交往的鸿沟,从而以更多的犯错来对抗、回报老师。在这种师生情感上的强烈对抗下,老师的严厉批评、指责已经失去了作用。这个时候,我认识到并了解到了这1切情况后,从1开始,就用“将心比心”的方法处理。当我第1次与该生见面时,我将两把椅子靠近,与这位学生并排而坐。从这1谈话的形式上的改变,让学生明白我的真正用意:我明白你的心思和困惑。你希望得到老师平等对待。你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后来,这位学生很喜欢与我沟通,下课1有时间就找我聊天。慢慢地,他变了,恶习改了,心境开朗了,并能在班集体活动中起了积极的作用,不再与老师对立,而以自己实际行动来回报老师。

教师用“将心比心”的方法,实现了学生“以爱换爱”的目的,对我们今后的德育工作起到了指导性的作用。

综上所述,说明了教育的本质是爱。在德育工作中,教师只有懂得爱自己的学生,才能有巨大的热情去爱事业,进而在事业上取得成功。德育工作是1项充满挑战性又具有爱心的工作,教师要不断地完善自己。同时还要不断致力于自我教育,才能教育好别人。作为1名年轻教师的我,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要怀着1颗为学生无私奉献的心,带着对学生全部的爱走上讲台,让学生在师爱中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全面发展。这1信念不仅是促进我不断成长的内在动力,更是作为1名教师应当时刻谨记不能丢弃的精神支柱。

师德师风建设学习论文

雨果曾说过:“花事业是尊贵,果实事业是甜美,让我们做叶事业吧,因为叶事业是平凡而谦逊。”教师就像那默默奉献绿叶,时时刻刻衬托着鲜花娇艳。“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品德和素养是教师发展一个重要前提,只有对“怎样做一名教师”这一问题有深刻认识,才能对自己提出更高要求。“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育人之旅。怎样才能做一名好教师呢?我认为:

首先,树立良好师德形象————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教师良好思想品行将是教师最伟大人格力量体现。记得在我上中学时候,就曾想“平平淡淡生,倒不如轰轰烈烈死”。正因如此,我羡慕那诗意生存,羡慕那丰富多彩人生,不甘于过平淡、庸常生活。这天看了师德启思录之后,使我眼前豁然一亮,我看到了自己职业伟大与崇高,是杨瑞清给了我这样强烈感受。杨老师是南京市江湖县行之小学校长,1981年毕业于南京晓庄师范,年仅18岁他就选取了到最艰苦、最偏僻山村去,在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精神感召下,为了实践陶行知思想,带了一个行知实验班,他用粉笔与黑板在三尺讲坛间诠释着生命执着与涵义,83年调到江湖县当团委书记,可他心系农村,心系农村教育,又重新回到五里河小学继续实现自己教育梦。85年把五里河小学更名为行之小学,把小学教育向幼儿教育、成人教育延伸,构成乡村大教育办学格局,由原先草房两三间变成了此刻楼房一幢幢,从中,他品尝到了发展快乐,变化快乐。他是幸福,因为他真正体味到了粉笔生涯艰辛,品尝了心灵劳作甘美,享受了成功喜悦。他成功来源于爱,来源于对山区人爱,对教育事业爱,这是一种大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他把满腔真挚爱,慷慨无私地奉献给了他所衷爱事业,此时我耳畔响起了“山河不会忘记你,大地不会忘记你,因为你在那里,洒下一片深情…”。

看看别人,不由得想到了自己,我抱怨过教师清苦,抱怨过为人师劳累,也抱怨过人世间凄冷,这些想法与李忠义、王思明……相比,自己是那么渺小、狭隘,我又想到了教育家斯霞、李吉林,想到了四大名师,他们孜孜以成成就了一番事业,使我感受到了在教育战线上同样可有作为,那会是一种弃燕雀之小志,慕鸿浩而高翔大志向。使我明白了,只有苦过之后,才会有真正好处上甘甜,那才是生活真谛,使我品悟到教师不仅仅仅是一种职业,良好师德形象更是一种精神化身,它孕育着真,引导着善,创造着美,奉献着爱!古今中外无数事例证明,育人单凭热情和干劲是不够,还需要以德立身、以身立教。作为一名教师就要有默默无闻奉献精神,甘为人梯,像“春蚕”吐尽青丝,像“蜡烛”化成灰烬,把毕生献给事业,献给学生。

其次,规范礼貌行为————礼貌从尊重开始。

教师工作“示范性”和学生所特有“向师性”,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十分重要位置。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生总是把教师看作学习、模仿对象。教师需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做出表率,以高尚人格感染人,以整洁仪表影响人,以和蔼态度对待人,以丰富学识引导人,以博大胸怀爱护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如今小学生学习条件好了,都有了良好学习机会。然而,随着新课程改革进一步开展,学生“两级分化”越来越明显,也就造成了他们心理某些障碍,个性是其中后进生,存在着较严重消极心理,此时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如不及时有效地进行引导,关爱他们,尊重他们,势必影响他们今后学业乃至工作。

教师是学生一生中最信赖,最崇敬人。学生渴望老师对他们爱,渴望尊重他们,何况我们后进生呢?他们时刻承受着来自父母、老师、同学甚至社会对他们压力,他们更期望得到教师信任,得到老师尊重,找回自信。我想,每位老师都是爱学生,都期望自己学生健康成长,今后能成为祖国栋梁,然而爱不是束缚,也不是放纵,爱应当从尊重开始。

再次,关爱每位学生————倾听就是爱。

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曾花10年时间,将一名有偷窃习惯学生培养成一名成功农庄主席。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爱,尤其是那些家庭有过特殊变故学生,容易构成个性性格,这就要求教师真诚相待、热情鼓励、耐心帮忙,用师爱温情去融化他们“心中坚冰”,让他们在愉快情感体验中理解教育。爱学生是教师最重要职业道德。爱学生就务必做真诚倾听者,不做真诚倾听者,就算不上爱学生。

最近看到这样一则故事:美国知名节目主持人林克菜特,一天访问一名小朋友,问他:“你长大了想当什么呀?”小朋友回答:“我要当飞机驾驶员!”林克菜特之后问:“如果有一天,你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会怎样办?”小朋友想了想“我先告诉飞机上人绑好安全带,然后我挂上我降落伞,先跳下去。”当场上观众笑得东倒西歪时。林克菜特仍注视着孩子,问:“为什么要这样做?”孩子回答“我要去拿燃料,我还要回来!”看到那里,我想倘若没有林克菜特那一份亲切,那一份平和,那一份耐心倾听,在“观众笑得东倒西歪时”小朋友还有勇气说出人世间最善良,最纯真,最澄澈话语吗?所以,老师要倾听,学生才有表达自己想法勇气。倾听是理解,是尊重,是接纳,是期盼,倾听就是爱。

过去有这样一件事情使我记忆犹新,三年级一班何涛同学上体育课没带跳绳,我当时很是生气,心想,如果是金思维,单波没带也就算了,因为他们对自己要求不严格,而何涛在我看来是一名很要强好孩子,怎样也没带。不等他解释,我就批评他说:“我通知带跳绳你不带,就如同上语文课不带语文书一样。体育课没带锻炼工具,如何上跳绳课,你站在一边看着,不能锻炼了。”何涛想对我说什么,支吾了一声又没说什么。同学们开始锻炼活动。下课了,我走到他面前问他为什么没带跳绳?他说:“因为我昨日病了没来上课,体育队长通知带跳绳我不知到。”这时,内疚,愧悔……这些词语都不足以表达我那一刻情绪,我不分青红皂白地批评他,没有给他解释机会,那样武断,当时我很后悔,我真诚地向他表示我歉意,期望他能原谅我错误,这时,笑容从新回到了何涛脸上。这件事虽然已经过去,但对我永远是一个提醒。从踏入师范院校那一天起,我就明白,自己一生将与孩子结下千丝万缕情缘。理解与尊重每一个孩子,用恢弘爱倾听他们内心声音,是教育起点。在今后教育教学生涯中必须还会遇到许许多多类似事情,我为自己立了这样一句格言:“用爱倾听每一个孩子心底声音。”

史烟飘过,回看这天。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教师不仅仅是社会主义精神礼貌建设者和传播者,更是莘莘学子们道德基因转接者。因此,师德,不是简单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体现!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是————每位教师自我修养!让我们以良好师德,共同撑起教育蓝天!

师德师风建设学习论文

身正为范——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师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也是优良革命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示范。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的灵魂。教师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人格魅力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想品质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高尚而富有魅力的师德是一部活的教科书,就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学生的影响是耳濡目染的,潜移默化的,终身受益的。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形势,新任务,面对改革开放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新目标新要求。当前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质量,不仅需要教师转变思想和观念,更新知识结构,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更需要教师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和高尚师德。

教育是人育人的事业。即教师教育和培养学生成长的事业。作为教师这一特殊的职业,直接担负着培养下一代健康成长的历史重任,所以,师德比其他职业道德,有着更加强烈的典范性,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教师形象是每个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先决条件,是时代的要求。树立良好师德师风,塑造良好教师形象对推进社会向前发展和整个国家的文明建设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综上所述,作为培养创新劳动者的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才能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才能真正造就千千万万“四有新人”。

一、爱岗敬业是师德的基石。

敬业,就是敬重自己从事的事业,热爱自己的事业,专心致力于自己的事业,千方百计将自己的事情办好。爱岗敬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更是一种责任。对于教师来说,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就是忠诚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社会与人民对教师寄予重望,因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学生本人和家长对教师也寄予很高的期望。教师被称作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事业,因为教师的责任是培养理想远大、热爱祖国的人,追求真理、善于创新的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视野开阔、胸怀宽广的人,知行统一、脚踏实地的人。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教师必须具有全面的良好素质,而其中敬业精神是首要的、最基本的素质。

二、关爱学生是师德的核心。

师生关系。教师在传授知识时是老师,应该做到诲人不倦;在交换思想时又是同志,应该做到心心相印;在集体活动时是兄弟姐妹,应该做到亲密无间;关心同学时又是母亲,要做到无微不至。教师之爱就是教师对学生的爱。

它既是一种情感,也是一种能力、一种态度。正如李镇西老师“真诚地热爱每一个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永远不对任何学生绝望。”

在当前大变革大发展的时代,人民群众进一步期待着良好的师德师风,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应该以爱与责任为核心。一个人最崇高的爱是爱别人,一个教师最崇高的爱是全身心地去爱每一个学生。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也是对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重要标志。许多教育家都指出,没有对学生的爱就不会有真正的教育,爱是教育学生的前提。教师要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各方面取得优异成绩,“爱心”就是前提。“以己之爱,启他心灵。”教师要真诚地热爱学生,视之为子女,以满腔热情教育学生,用爱营造平等、民主、温暖、和谐的学习氛围。

三、为人师表是师德的灵魂。

纵观教育发展进程,“为人师表”可谓是师德话题中永恒的主旋律。“师表”意思是指学习的榜样。为人师表是对教师的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多元化随之带来了教育的多元化,教师对社会公众的影响越来越广泛,公众对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广泛,越来越直接。“为人师表”的内涵正从原来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刻板的“师表”向多元化转变。为人师表是任何国家、任何时代、任何学校对教师提出的基本要求。它既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命题,又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命题。

除了父母,教师与学生相处时间最多,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影响极大,尤其是行。要求学生做到的,首先自己在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表里如一,言行一致,才能为人师。教师在教育中的示范作用是巨大的,学生总是以老师作为模仿效法的对象,老师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都会在学生的心灵深处留下烙印,对学生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四、不断进取是师德的生命。

如果说高尚的师德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动力,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基础的话,那么精湛的业务则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关键。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教师首先要树立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思想,要把单纯的以传授知识为目标转变为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目标,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发展,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黄炎培先生早就主张:职业教育的教学原则应是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理论与实际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

总之,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是一种精神体现,是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需要培养,更需要内化,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要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时时以育人者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塑造好自己的人格,处处为人师表。要认真钻研教育学、心理学、人才学,关心现代信息,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博取众长,使自己的学识专精博览,以适应两型教育的要求,愿我们的教师做师德的践行者,甘守清贫,敬业爱岗,默默无闻,乐于奉献,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师德师风建设小论文

通过这段时间的认真学习,我对师德师风有了更深的认识,作为一名教师,必须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风尚,为人师表,率先垂范,为学生作出表率,只有这样,才会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从而使教育教学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

祖国历史悠久的传统师德,在新的历史时期,已注入了新内涵;即为人师表、爱岗敬业、教书育人。我作为一名教师要以德治身,培养良好的师德。爱岗敬业,以满腔热情投入教育中。我深深的意识到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有的甚至影响学生一辈子。因此,教师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真正为人师表。教师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率先做到;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能做;要求学生不迟到,预备铃一响,教师就提前到教室门口等待等等,看似区区小事,实则细微之处见精神做表率。为人师表对学生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它爆发的内驱力不可估量。

回顾自己的教育生涯,对师德的认识有一个由浅到深,由片面到全面的认知过程。经过各种学习,我对自己所担负的初中教育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培养跨时代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其基础就是从良好的教育开始,教师的一言一行及教育质量将直接影响到今后的学习质量和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人们形容育人职业是“园丁”那是很贴切的,可以这样说,什么样的教师就培养什么样的学生,育人之本,关键在于师德。

在教育工作中,我始终做到情系学生,关爱每个孩子。作为一名物理教师,我认真备课,上好每一堂课,积极主动地做好抓差补缺工作。针对班级中的优秀学生,我充分发挥他们在群体中的优势地位,请他们做小老师,为他们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作用。

有人说我们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有人说我们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人说我们是春蚕—春蚕到死丝方尽,有人说我们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我想我们没有这么伟大,我们不过是铺路人,是桥梁,是灯塔而已!教书育人,不误人子弟;以身作则,维护自己的声誉;关爱学生,感受孩子的一片真情,忙忙碌碌,寻找人生的一种乐趣!我想,我们不过是如此而已!

通过学习,我对今后的工作既充满了信心,又增添了危机感。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追求,才能名符其实地对得起教师的称号,我坚信一份耕耘,会有一份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