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个人写作 > 读后感 > > 正文

父母的格局读后感(专业19篇)

发表于2023-12-05 10:36:19 作者:灵魂曲

通过写读后感,我们能够更深入地思考书中所传递的思想和观点,并与自己的经历和思考相结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读后感,希望能激发大家对阅读的兴趣和热情。

父母的爱读后感

第一件:刘明明在妈妈出差时丢三落四,不单单是妈妈的原因,还有刘明明自己的原因。刘明明如果不是自己做事“笨手笨脚”,妈妈哪里还敢让她做?但是,最主要还是怪妈妈,妈妈不敢让刘明明做事,还怕她累着,这是刘明明依赖妈妈的原因所在。妈妈的这种溺爱,使刘明明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

第二件:冯刚在考试后挨打同样有两面性。如果是冯刚自己不愿意认真听讲的话,让爸爸教训一下是应该的。但是,如果是冯刚第一次考砸时爸爸狠狠地批评了他,对冯刚的心理产生了压力,那么他第二次、第三次考试时总想着父亲对他的严厉批评、教训,考试时分心,自然还会考不好。文中的爸爸应该给予冯刚适当的鼓励。

第三件:李路杰因为好奇心强拆掉了电话机,却怎么也装不好,这时,父亲给予的鼓励是应该的。李路杰既然能拆掉也一定能装好。李路杰就是凭着爸爸的鼓励才把电话装好。所以,李路杰的父亲这样做十分正确。

读了《父母的爱》这篇故事,我深受触动。刘明明、冯刚、李路杰三位同学家里发生的事,我们家里都发生过,只不过,冯刚家庭的情况,我们家发生得少一些而已。

永远丢三落四,冯刚会变得胆孝成绩越来越差,而李路杰或许会成为一个了不起的发明家呢!

高尔基说过,“疼爱孩子,这是老母鸡都会做的事”,但是,区别与母鸡对小鸡的本能之爱,是人类父母对于孩子的理性之爱。我和孩子的父亲商定,要培养、锻炼、提高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大胆放手,让她成为独立自主、敢于担当、富有创造力的人,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当有一天,当小小的孩子长大,就像小小的鸟儿羽翼丰满、成为一只能搏击长空的雄鹰时,我们会想起这篇故事,感谢它带给我们的警示和启迪。

父母的爱读后感

适合小学生阅读的美文,选文题材丰富,主题鲜明,以爱动人,以情感人,不但能够让小学生通过阅读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感受父母的“大爱”,接受“感恩教育”。

当我读了这本书中的《一碗牛肉面》这个故事后让我感受很深。这篇故事的主人翁是一对父子俩,虽然他俩的经济条件不好,但文中那个男孩对自己的盲人父亲的关爱深深的打动了我。他们父子俩来,到了一家面馆,他大声的向服务员喊:“来两碗牛肉面,。”

但他去开票的时候却指的是一碗葱油面和一碗牛肉面,刚才叫“来两碗牛肉面”是让自己不被父亲担心。他们父子俩在面馆里一幕幕相濡以沫的情景我久久不能忘记。回想我三年级上期,妈妈叫我不要背着太重的书包,要随时清理不然要影响身体。但我有一次不听妈妈的劝告背着很沉重的书包回家。

妈妈见我背怎么重的书包,就生气的把我的书丢到了我们大厦的自行车停车场里。我当时很气愤,就把妈妈的包也丢到了我们大厦的自行车停车场里。等我回到家后才知道妈妈的苦心。以后,我一定要好好的向故事中的哥哥学习,将来一定要报答妈妈对我的关心和照顾。

《感恩父母》的读后感

今年暑假,我读了一本关于感恩,关于父爱,关于母爱的书,就叫《感恩父母》。

这本书让我看到了许多父母为孩子所做的一切,更让我对自己一直以来不理解父母做的有些事的行动感到深深的忏悔。

这本书讲述了生命之爱的四十七种不同的.味道。细读这本书,会读懂父母的爱,明白人生哲理,更能让自己长大了许多。

母爱如水,总为我们注入温暖的汁液,她能给我们鼓励,给我们帮助,让我们在爱中成长,尝过世间的酸甜苦辣;父爱如山,给我支撑,让我不受伤害,父爱如无字天书,父亲总希望能用严厉来让我们努力学习,我们总认为,父亲是严厉又庄重的,可如果你细读父爱,你会感到痛,你应该去珍惜。

其中令我印象很深的是一个叫《用生命诠释母爱》的故事 :

故事讲述了一个母亲为了救不孝的长子而牺牲自己的性命的感人事迹。故事的主角便是作者的姥姥。两个舅舅不孝,但他们听说姥姥还有一万多元的存折时,便争着要给姥姥养老。最后姥姥还是选择了生活困难的大舅家。可在大舅家,大舅一家都对姥姥很不好,可是,姥姥却为了保护大舅的安全而离开人世了。有一天,大舅正准备套牛出去拉东西,可是,其中一头公牛朝大舅撞了过来,幸好还没有撞到,大舅躲闪及时。屋内的姥姥听到大舅呼便冲进院子,愤怒的公牛撞死了姥姥,姥姥就这样去了。大舅不孝姥姥,而姥姥去不惜生命去救了舅舅。

读完这个故事,我心中感慨万千。从姥姥身上,我读懂了母爱的无私和博大。母亲的爱是如此深厚,深厚到可以包容孩子的所有过错,原谅孩子的不孝。母爱是如此的宽广,宽广到甘愿忍受所有的委屈。

母亲的爱,父亲的关怀,都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我们只能用行动去报答,去感恩,学会感恩,做到感恩是人一生的法宝。

我以后还要多读书,读好书,更要学会感恩,好好对父母。

父母的格局读后感

读完这本书后,感觉自己少了一份焦虑,多了一份责任感。

自从上五年级后,在学习上督促的比原来多了很多,在写作业的问题上,还是会经常和孩子发生一些冲突。作为父母,我确实没有为孩子的学习成绩有太多的顾虑,从小看着长大,明白他是个记忆力和专注力都很好的孩子,对于学习来讲,应该不会有太大压力。唯一让我和爸爸觉得头痛的就是每天回家写作业战线拉得太长。管理时间的能力和自制力一直是我特别要求的,虽然这学期在时间意识上有了些进步,但还是不尽如人意。读完《父母的格局》后,我发现自己的视野太小了,对孩子关心和关注的内容远远不够。

《父母的格局》第一次让我明白,孩子不单是要学习好,而且要在综合素质和能力以及价值观上特别塑造。兴趣爱好可以引领一个人自主自愿的参与并付出,通过实践建立自己的自信心、使命感和责任感,从而在成长的道路上遇到更多志同道合的人,在体现自我价值的同时,找到自己的方向,也会在实践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学习力、沟通力、想象力、行动力、领导力和凝聚力等等。

“第三种力量”这个概念是第一次从这本书接触到,它包含但不仅仅限于亲情和友情,诠释了爱的力量,点出了除了父母之爱之外的各种给予孩子内心的力量。一个亲人、一个朋友、一个榜样、一本好书、一个号召、甚至是一个小宠物、一个自然现象,都可能唤起孩子的责任心、爱心、方向感,甚至是信仰。“自我醒悟”是一个人的第三种力量;一个人可以找到自己人生的辅导员;汇集榜样的优点与长处,用他人的优秀挑战自己。

“帮助他人”“参与公益活动”的理念让我联想到了学校每年冬天的衣物捐赠活动。通过这本书,我了解到国际性环保组织“根与芽”,他们为这个社会、这个国家、这个世界的环保问题影响和带动着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让更多的人明白,热爱环境就是热爱自己。一旦参与其中,还可以激发一个孩子的热情,甚至置入梦想的版图,成为孩子追求发展的原动力之一,这种感觉真的很神奇。

“允许犯错”这个说法让我重新审视和调整了一下自己对孩子的要求。如果长大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要插入一些犯错的过程,希望孩子能及早发现自己的错误,然后靠自己的力量去纠正错误。这对于父母来讲是一个痛点,明明知道是一个错误却没办法阻止或改变的时候,要眼睁睁看着孩子在错误中摸索、挣扎、成长。那么,作为父母要做的就是学会让孩子为自己的言行和决定做主,让他们在学习承担后果的同时学习对自己负责。如果不能对自己的行为后果苦甜自担,那就暂时没有独立自由可言。

“闲暇时间”体会生活的快乐和学习的意义。比如篮球、足球、网球各种球类运动或游泳、轮滑、爬山、击剑、美术、音乐以及各种户外活动、亲子游戏、课外阅读、创意写作、家庭活动等等,它们能磨练一个孩子的意志力,提升融入集体的速度,学会大胆自如的表达自己的愿望,找到生活的乐趣,同时可以锻炼自己的自控能力、协作能力、思辨能力,提升五项重要的认知领域:自我认识、自我管理、自我激励、同理心和社交能力。所以,闲暇时间的安排是不可忽视的成长因素。

下面是对我很有触动的几句话,

“我是谁?我对谁负有责任?我要感恩和尊重的人是谁?”;。

以乐观的态度和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的苦难和磨练,能在失败时有能力自我疗伤,然后重新出发。

作为父母,要学习和调整的内容很多,跟孩子一起成长,多努力吧。

非常感谢老师和学校的用心良苦,谢谢给我这种不懂得怎么更好的做父母的人提供书籍和学习的机会,希望翰林小学和祖国的教育事业越来越好。

《父母的格局》读后感字

现在的家长压力真的非常大,不管宝贝多大,只要到了入学年龄,都会面临择校这一棘手难题。从学前教育开始,到幼升小、小升初、中考以及高考,这个过程会历经15年,再加上一年的托班就是16年。而每隔3~5年,我们就要经历一次入学、升学、择校的痛苦。

因此,如何择校也成为家长要学习的一门课程。最近看的这本《父母的格局》当中就提到了关于择校的问题。

作者黄静洁是著名的音乐家、作曲家谭盾先生的太太,同时也是一位中西合璧亲子教育专家。这本《父母的格局》是续畅销书《学习的格局》之后又一力作,此书还荣获了冰心儿童图书奖。作者通过多年深入感受和研究中西教育,形成了融贯中西的家庭教育观。在对两个孩子的育儿实践中建立了独到的亲子关系培育法,并提出“为世界养育孩子”的育儿理念。

全书看完很多观点非常有共鸣。比如孩子是不属于自己的;对孩子影响最大的不是你要输灌的东西,而是他们从你身上看到的活法;抱着改变世界、贡献世界的观念和格局养育孩子,孩子会更有责任心,更有大格局,世界也会更美好。

黄静洁的育儿观简称“格局养育”,这是一种开明、包容、有理想的育儿观。她分享的其中2点育儿智慧也可以运用到择校上,可看作是给孩子择校时的两大前提。

01.黄静洁认为:育儿的第一个大智慧是学习读懂孩子,同时读懂自己。

不管你是有计划的生下孩子,还是被突然空降司任孩子的父母,我们每一位父母都是“白手起家”,在育儿方面都是需要边走边学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思想,作为父母需要善于发掘和引导。孩子在成长的各个年龄段都拥有属于那个年纪所特有的灵性触角,他们对环境的灵敏明明远远超过我们大人。他们完全可以依赖最自然的感受来判断好恶,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

在书中黄静洁提到了自己在给大儿子ian选择幼儿园和高中的案例。提出了“尊重孩子天然灵性”的说法。在将附近目标范围内的学校通过初步筛选了之后,她还是拿不定主意。在老师的建议下,她带着孩子一起去几所目标学校感受了一下,最终尊重孩子的选择,选择了孩子喜欢的学校(也是老师暗示的),而不是自己喜欢的。

由此可见,即使常常陪在孩子身边,有时候父母也不一定是理解孩子的,而作为学校教育主体的老师,则有可能比家长更能读懂孩子的心。

黄静洁分享的第2个智慧就是家长要学习如何面对孩子的选择,如何巧用过程,让我们的心愿变成孩子心中的坚持和追求。

孩子需要父母的引导,而父母又要尊重孩子的选择。黄静洁的做法是与孩子一起去经历他的选择过程,让这个过程演变成一个化学式的变化,而不是纯粹物理性输赢的较量。

经历这样的一个选择过程,无论未来艰苦与否,会降低孩子半路逃跑的概率,因为孩子的自我要求,会让他学会对自己的选择负责。这也让我想起了给女儿选报托班的经历。当时颖宝两岁,我家附近的托班大大小小有七八家。有公立幼儿园的小小班,也有私立的双语班,费用差别也很大。

我初步了解了一下,大多数托班的教学模式是以小朋友集体活动为主。活动多对孩子社交能力有帮助,但可能在个性发掘上不太突出。而我家孩子属于理性、慢热型,平时专注力不错。一番筛选后,我内心的目标是蒙台梭利教育的代表——一米儿童之家。

在此之前我已经对蒙氏教育有所了解。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教学理论已经非常系统了,同时各阶段的教具也很丰富。日常5大工作区能启发孩子不同的潜能。通过独立、自由地选择工作,尊重孩子天性,培养孩子独立能力和良好专注力。

到了中午都不愿意走。不出意外的,另外一个备选的传统式托班她再也不愿意去了。如今,她已经在一米儿童之家读完了两年,喜欢那里的工作,也很喜欢里面的老师。今年还直升了里面的双语幼儿园。这一切都是我在尊重她的个性和意愿的基础上,给她做的正确选择。

03.除了这两大前提,结合黄静雅书中提到的观点,家长在给孩子择校时,可以结合这样几点来权衡。

(一)尊重孩子的兴趣、特长、能力。

建议根据孩子的能力兴趣和弱势项来列个清单,用排比法找出匹配度强的学校。如果孩子能力看不准就看兴趣;还没发展出特长和兴趣,就看他的弱势项。原则底线是坚决不把孩子送进一个对他的弱势项有高要求的学校。

(二)做好多套择校方案。

目前国内多地小学初中实行公民同招,虽然一定程度上给“择校热”降温了,但作为家长,那一颗拳拳爱子之心仍旧不会放下,提前做好多项预案,能保证孩子选取理想的学校。

可以做出这样3套方案:方案一、最理想的学校,也就是孩子能力的上限;方案二、与孩子相匹配的学校,只要发挥正常就可以考进的学校;方案三、保底的学校,即孩子最有把握的或者孩子可以直升的学校。

以上方案更适合小升初,初升高,如果是幼儿园、小学择校,个人建议以就近原则为第一原则。因为孩子小,如果路程远,早上势必要起得太早,长期下来大人孩子都吃不消。

(三)了解走访学校。

(四)选择合适孩子的。

最优选择就是孩子天性的选择。即便父母很喜欢某所学校,但孩子喜欢的他才更愿意接受。带着孩子一起去感受学校的气质与文化,最终还是要遵循孩子的第一感觉和灵性的选择。

对于小一点的幼童,父母可以结合孩子的个性与兴趣选择几所备选学校,最终让孩子做出自己的选择;对于大一点的孩子比如初高中生,完全可以让孩子自己收集目标范围内的学校资料。然后与孩子一起去学校进行实地考察,选出适合孩子的。

04.最后用黄静洁的一段育儿感悟作总结:孩子的人生起点不是上什么早教班,也不是趁早做什么胎教,而恰恰落在父母的身上。它不在父母的富贵里,也不在父母的地位上,更不在父母的期望里,真正的起点是在父母看待孩子的育儿态度里。

尊重孩子,看清自己,共勉!

父母的格局读后感

生如逆旅,一苇以航。二十岁的人没有不迷茫的,三十岁的人没有不焦虑的,四十岁的人也没有不患得患失的。人生就是一个打怪升级的过程,不同的年龄段的人都会有属于各自的烦恼。本人从心中有规划、满怀正能量、从容不盲从等三个层面,谈点阅读《格局》这本书的感想。

第一个层面:心中有规划,厚积薄发显远见。

规划是对未来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问题的思考和考量,是各种目标计划的总集。有人调侃说:“有规划的人生,叫旅行;没有目标的人生,只能叫流浪。”一个人心中若没有目标规划,那么就像没有罗盘在大海上航行的帆船,会迷失掉方向;有长远目标和人生规划的人,清晰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从而突破环境的限制,甚至创造有利自己的环境来实现目标。被动接受的只能是苟且的生活,遵循心中的规划,主动地去行动和创造、悄悄绽放的才是人生。日本著名企业家井上富雄,年轻时曾在ibm公司工作。进入公司不久,由于他体质衰弱,积劳成疾,病倒了。3年后战胜病魔,重回公司工作。那时,他25岁,觉得病愈后再回到公司,一些比自己晚入司的后辈职位都超过了他,要想在短时间内拉近三年的差距着实不易。于是他立下了往后25年的生涯计划,并严格督促自己按计划实践,也会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职业计划,追加新的努力目标。他总是从自己的现实出发,学习应具有的各种能力,然后再进一步为自己的未来打基础,以便能随时胜任更高的职位。30岁时,他成为经理;40岁时,当上了总经理;47岁时,他离开ibm,自己开始经营公司。能取得这些成就,得益于他能拟定适合自己生涯的计划,并且能去实践。

第二个层面:满怀正能量,乐观积极展奋进。

今年年初的北京朝阳医院眼科发生暴力伤医事件中,有一名受伤最严重的医生陶勇,最近他登上了《脱口秀反跨年》的舞台,左手上好像还带着复健支具。节目上,陶勇分享了当时受伤的事情,诙谐幽默地说“那个患者因为恢复得不顺利就把我砍伤了,但是他能在茫茫人海当中精准地把我砍伤,这怎么能说是恢复得不好呢?难道是想在茫茫人海当中用飞镖扎住我么?”虽然是玩笑,但表达了他乐观的态度,对自己医术的自信和对患者的包容。他想利用现在的影响力,号召大家关注盲童,为公益事业出一份力,传递着满满正能量。医院是公益性服务单位,我们公司也是。医患之间偶尔会发生冲突,我们和服务对象之间偶尔也会,但我们服务的初心不能忘,只要我们的出发点是好的,传递的是正能量,我们的付出就是值得的。对任何人而言,都没有人喜欢在怨声载道的环境里工作生活,我们不应该把时间浪费在抱怨上,而应该互相传导积极向上的工作激情,鼓励大家一起克服工作中的困难,闯过生活中的难关,让正能量通过传道授业解惑的方式积蓄得越来越多,这样工作才会越来越有干劲,生活才会越来越有滋味。

第三个层面:从容不盲从,泰然处之彰定力。

在杰克・韦尔奇的“ge模式”风靡全球时,盲目采用“ge模式”失败的例子比比皆是。然而,海尔掌门人张瑞敏却没有盲目从众,他邀请国内著名管理学家杨沛霆教授到青岛坐而论道,以批判的眼光评价“ge模式”。张瑞敏倔强地保留了自身的个性,也成功造就了海尔的辉煌。所以,在“从众效应”面前,我们应当坚守自身的准则,理智看待问题,做到从容不跟风。一哄而起、一哄而散是缺乏自制力与自主思考能力的表现,我们不能被虚假传言、小道消息击垮。没有人喜欢被当成傻子,被一些捕风捉影、断章取义的论坛帖子糊弄,不实的消息只能带来负面的情绪,对解决现实问题起不到促进作用,甚至还会阻碍问题的有效解决。遇到问题或抉择时,要恪守心中的准则,保持泰然处之的定力,懂得三思而后行,不盲目听从,不盲目跟风,不让他人的言论或行为影响你的判断。只有恪守心中的准则,才能在信息多元的当下保持自身的独立性。

《父母的心》读后感

反复阅读,细细品味,不禁再一次体会到父母之爱的伟大。眼前浮现的是父亲那双粗糙的大手,母亲那张爬满皱纹的脸。

此时此刻的我们正坐在教室里快乐地学习,然而我们的父母呢?或许正在辛勤地劳动,岁月带给他们的是满头的白发和满脸的皱纹。做父母的总希望自己的子女幸福,父母们甘愿奉献自己的一切,从无怨言,从不后悔。只要能看到自己的子女快乐的成长,他们便会觉得很满足。这就是亲情,浓浓的亲情,让人感到温暖、幸福。点点滴滴,都是亲情的象征;都是亲情的流露;都是至亲至爱的亲情。

正如文中那对穷人夫妇一样,即便家里穷的都要饿死了,也舍不得把自己的孩子送给别人,可见父母对孩子的爱是多么的伟大。其实生活中的每一对父母对孩子的爱都是一样的,都渴望孩子能够永远在自己的身边健康、快乐的生活。慈爱、恩爱、关爱,都渗透在血浓于水的至爱亲情之中。无论怎样,回荡在我们心中的永远是那浓浓的亲情!

《父母的心》读后感

一对贫穷的父母,带着未成年的四个孩子乘船去北海道谋生,遇着一位无子嗣的且有相当家业的高贵妇女,诉说自己生活的艰难,没有能力抚养四个孩子,决然地说“绝不会把他们扔了”,可是,当高贵妇人的女佣说她的主人想匀出一个孩子给她时,这贫穷的父亲却动摇了不送走一个孩子的念头,先是送去孩子,而最后又编出各种理由把孩子一一地要回来。

这里从绝不会送走孩子到送走孩子又到把孩子一一要回来,个中的曲折与要回孩子的理由是耐人寻味的,先前的不送走孩子的决心,是孩子父母有坚决生活下去的信心,他们为了孩子的生活,决定了去北海道干活;而送走孩子想到的是与其跟着自己受苦,还不如让其中的一个孩子去享有福;一一地要回孩子呢,而又确实无论对送走的每一个孩子都难舍难分。

无论是决不送走孩子,还是送走其中的一个孩子,还是最后把孩子要回来,都表现出这对贫穷父母之心多么伟大。这样故事本身就简单而不简约,很具有可读性了。

《父母的心》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树叶的香味》这本书中的《父母心》这篇文章,令我颇受感动。

这个感人的故事是这样的:

在一艘轮船的甲板上有一位高贵夫人和两位穷人,穷人带着三个聪明可爱的孩子,高贵夫人却没有孩子,高贵夫人见了,十分羡慕,就有了想从其中领养一个孩子做自己的后嗣,并给穷人一笔钱的想法。但穷人终究舍不得孩子,放弃了那一笔钱,高贵夫人被穷人心中对孩子的爱所感动,最终还是把这一笔钱给了两位穷人,却没有再要孩子。

父母的爱读后感

第一件:刘明明在妈妈出差时丢三落四,不单单是妈妈的原因,还有刘明明自己的原因。刘明明如果不是自己做事“笨手笨脚”,妈妈哪里还敢让她做?但是,最主要还是怪妈妈,妈妈不敢让刘明明做事,还怕她累着,这是刘明明依赖妈妈的原因所在。妈妈的这种溺爱,使刘明明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

第二件:冯刚在考试后挨打同样有两面性。如果是冯刚自己不愿意认真听讲的话,让爸爸教训一下是应该的。但是,如果是冯刚第一次考砸时爸爸狠狠地批评了他,对冯刚的心理产生了压力,那么他第二次、第三次考试时总想着父亲对他的严厉批评、教训,考试时分心,自然还会考不好。文中的爸爸应该给予冯刚适当的鼓励。

第三件:李路杰因为好奇心强拆掉了电话机,却怎么也装不好,这时,父亲给予的鼓励是应该的。李路杰既然能拆掉也一定能装好。李路杰就是凭着爸爸的鼓励才把电话装好。所以,李路杰的父亲这样做十分正确。

读了《父母的爱》这篇故事,我深受触动。刘明明、冯刚、李路杰三位同学家里发生的事,我们家里都发生过,只不过,冯刚家庭的情况,我们家发生得少一些而已。

永远丢三落四,冯刚会变得胆孝成绩越来越差,而李路杰或许会成为一个了不起的发明家呢!

高尔基说过,“疼爱孩子,这是老母鸡都会做的事”,但是,区别与母鸡对小鸡的本能之爱,是人类父母对于孩子的理性之爱。我和孩子的父亲商定,要培养、锻炼、提高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大胆放手,让她成为独立自主、敢于担当、富有创造力的人,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当有一天,当小小的孩子长大,就像小小的鸟儿羽翼丰满、成为一只能搏击长空的雄鹰时,我们会想起这篇故事,感谢它带给我们的警示和启迪。

-------------------

适合小学生阅读的美文,选文题材丰富,主题鲜明,以爱动人,以情感人,不但能够让小学生通过阅读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感受父母的“大爱”,接受“感恩教育”。

当我读了这本书中的《一碗牛肉面》这个故事后让我感受很深。这篇故事的主人翁是一对父子俩,虽然他俩的经济条件不好,但文中那个男孩对自己的盲人父亲的关爱深深的打动了我。他们父子俩来,到了一家面馆,他大声的向服务员喊:“来两碗牛肉面,。”

但他去开票的时候却指的是一碗葱油面和一碗牛肉面,刚才叫“来两碗牛肉面”是让自己不被父亲担心。他们父子俩在面馆里一幕幕相濡以沫的情景我久久不能忘记。回想我三年级上期,妈妈叫我不要背着太重的书包,要随时清理不然要影响身体。但我有一次不听妈妈的劝告背着很沉重的书包回家。

妈妈见我背怎么重的书包,就生气的把我的书丢到了我们大厦的自行车停车场里。我当时很气愤,就把妈妈的包也丢到了我们大厦的自行车停车场里。等我回到家后才知道妈妈的苦心。以后,我一定要好好的向故事中的哥哥学习,将来一定要报答妈妈对我的关心和照顾。

《父母的觉醒》读后感

每一句话,每一个含义都深深的打动了我的内心,震撼了内在的自我。作为新一代的父母,自认为比我们的父辈更专注于孩子的教育、更懂得亲子的互动、更愿意强调尊重和平等。可是当读完这本书,按照作者对于父母的建议去觉醒时,才发现作为一个普通的,出生在那个时代的我,在自身成长的过程里,从原生的家庭环境、父母和兄弟姐妹当中,在不知不觉中传承了家庭的文化,携带了家庭成员的基因,也塑成了当下自我的性格(这就是本我);可是由于自身在学校、社会、工作和生活中的学习和成长,在改变性格的同时,更多的是隐藏了很多自己都不了解的本我。所以觉醒就是去发现和寻找潜意识的自我,让潜意识走向前台,勇敢的去面对和提升自我,既是作为父母的我们成长的根本,也是我们确保孩子们能够寻找到自我的保障。

作者萨巴瑞博士结合自己多年从事心理学研究的经验,以及多年的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案例,首先强调了父母应该从心理上发现自我,才能真正的感受孩子、尊重孩子;从父母情感上追根溯源,才能够好建立和孩子之间的深入感情,并在尊重和平等的基础的教养孩子,并且成就自我。

“一旦开始追求长幼互动当觉醒和意识,我们就会感受到,无论我们到意图有多么的,以往我们的旧模式仍然会出现。”“觉醒”就意味着对我们和孩子之间发生及经历的事情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稳定的情绪,按照现实的本来面目去接纳和应对而不是尝试去控制和改变。

回想自己的成长之路,再看孩子一路的成长,我们曾经都是父母拥抱在怀里的宝贝,天真稚气、纯洁可爱、对大人依赖有加;再后来他们迈开小腿,在现实世界里前行探索,满腹狐疑的不断追寻着为什么;最终离开父母,走向学校和社会,逐步形成了自我的性格和自我……父母见证了孩子的成长和变化,曾几何时,父母为了孩子的第一声爸爸或者妈妈而热泪盈眶,为孩子们人生迈出的第一步激动不已,为孩子收获的第一个奖励而兴奋的夜不能寐,为孩子如愿的进入理想的中学而欣喜若狂…….

有多少次我们能够管理好自己的情绪,用一种觉醒的态度告诉自己,我不是一个受害者“为什么生活会让我如此不幸”,而更是一个幸存者“我怎么样利用这些不幸获得更好的发展”,这样在调整决定命运的人生态度上就寻找到了自我觉醒的力量。如何放弃虚荣心、控制欲去影响和改变孩子,而是更好的接纳和接受一个孩子们的本性,并且用一种积极和“觉醒”,这样才是真正教育的开始。因为只有父母能够安顿好自己的身心,才能够真正的帮助孩子去成长。

终于找到了,让我慰籍自己的学术理由:在任何时刻学会用一颗平常的心,对待和接受孩子的好与不好,而无需再控制孩子按照自己的计划和意愿行事。

“我们的孩子只会忠于他的自我角色,那时候,他们全然不关心我们这些家长所揪心的事情。在他们的眼里,有没有优异的成绩和特长,浑然不觉。孩子不会心思沉重的看待世间各种事情,只会扎进经验的王国里,对任何冒险都愿意放手尝试一番”。

是啊,就是因为我们一路走来,也许遇见了非常多的困难和问题,也许走了很多的弯路和挫折,也更因此收获了知识和财富,所以我们在孩子面前就有了更多的自负。自负的我们,期望孩子能够达到预期中的那个他,期望孩子能够避免自己曾经走过的弯路,理由是因为我们的深爱,可是这种不对等的爱、充满期许和回报的爱,恰恰让我们和孩子之间形成了不平等的关系,也造就了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无形的沟壑,沟通的障碍就此形成。

即使我们有最善意的动机,想要鼓励孩子做最真实的自己,可是我们越想帮助孩子,自负感超强的我们就越想控制孩子的思想、行为和做事情的方式和计划,失衡的天平即刻会阻碍我们和孩子的良好沟通,因为我们不是在培养一个“迷你版”的自己,而是在塑造一个真正的灵魂,否则长幼关系每每会被封锁,而不是激发和激活了孩子的精神。

多年前,我不太想要孩子,一方面自己没有长大,贪玩;另一方面,感觉要了孩子感觉比较麻烦,读书、教育持久并且繁琐。后来要了孩子之后,读了多本育儿的书籍,尤其是williamdamo的儿童心理学手册,发现对孩子或者一个人的性格的形成和塑造,原生家庭的文化和父母的影响是及其深刻和重要。读完,才发现我坚持的好个性和爸爸的性格紧密相关,急躁的脾气也在成长的过程里,模仿和学习我的爸爸。那时才猛然发现,与其说培养和教育孩子,倒不如陪伴孩子事实上,就是一个自我学习和完善的过程。所以那时我的msn的名字就是:和孩子一起成长。我想这也许,就是特别认可《父母的觉醒》这本书的中心含义吧,所以阅读之后,内心久久无法平静,因为本书直击我的内心,再次激发了早期为人父母时的冲动。

成人的性格一旦形成,变化的速度和改进的节奏是相当的缓慢,就复杂而言,从个人素养、工作的环境、经济的状况、生活的氛围、家庭的压力等;但简单的讲,懒惰是人的天性,改变和成长就意味着从舒适区走到另外一个陌生,甚至需要痛苦的付出的过程,所以自己在随后为人父母的多年经历里,工作、创业、移民和对未来的不确定形成的无形的焦躁,让我成为一种不愿和孩子一起成长改变的理由,感谢《觉醒》这本书,重新唤醒了沉睡和懒惰的我,重新审视,自我进化。

孩子们已经在长大,但是我的人生之路还充满了很多的期待和精彩,所以多一份变化和付出,就多一分收获,更何况能够和自己的孩子一起去成长、去变化又是多么的美妙和令人期待啊,《觉醒》給了我新的力量和方向,继续前行和修行。

《父母的觉醒》读后感

与《父母的觉醒》这本书分离已经是两周以后了,这也是我第三次提笔企图写下我当下对《父母的觉醒》这本书的读书体会。第一次是现场的分享,第二次是卫老师催交作业的时候趁兴写下了两段文字后夭折了。事不过三吧,今天有时间坐在键盘前敲打敲打,说说此感。

去读书会是蓄意已久的一种想法,看段老师每周发出的读书会邀请,也看到段老师在追名逐利的今天能对心理教育如此的用心,卫老师的亲身经历又和这些附中版本的妈妈们如此吻合,而那些时间也正是自己空虚之余内心表现一片慌乱。终于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的那一天缘份般地走进了读书会,这段缘绵长情深。

初进读书会的忐忑,没有一个熟悉的面孔,不知道如何开始自己在这个团队的重新呈现,遮掩着自己内心情绪的翻江倒海,终于很快就在第二次读书会分享时含着焦虑和不安表露出来,情绪是不会骗人了,只有情绪才是你真实的表达。到第三次再来读书会的时候,已然不是原来的满怀期待,竟然在来的路上会徘徊,他们是否觉察到我的情绪,他们一定会笑话我的不成熟,我不知道该如何再次融入。正如卫老师说的,收费本身也是一个约束,既然交了钱,也是应着自己的初衷而来,还是要面对的。有了这样的想法,在以后的交流中,没有了太多的顾虑,真诚地表达自己所想,共情于书友的分享,这一面面的镜子在逐渐照亮我平淡的心灵,真的真的慢慢地会和这个团队融为一体。

接下来剧透一些自己的经历吧,人生匆匆四十余载,经历于各种亲情、友情、爱情,更多的是对社会的理解和认知,当亭亭玉立的十八少女展现于面前的时候,突然有一天,你不知道如何面对她,你不再了解她更多,她似乎已不再想依靠你的肩膀,甚至你画下的路对她来说已不再宽广。

孩子的彷徨和妈妈的无奈,甚至自责于自己曾经有无数次不经意中以爱的名义对孩子的伤害。这些日子过得确实是有些落魄,卫老师提醒我要注意自己的情绪变化,我努力把自己打开,找大学同学畅聊,找卫老师解疑,更多做的是充分的思考,我在很短的时间内象饿极了一样在心理学知识里寻找我想要的,也是对心理学的一种喜欢吧,曾奇峰的精神分析课程、《父母的觉醒》解读、如何消除原生家庭的影响、杨澜说、开讲啦等有声书籍。

我用行动告诉女儿妈妈在学习,妈妈在努力,每天装出一副内心充实的样子。可是当每一次关系的转机又会迎来一些新的小矛盾,就和考前突击一样,临阵磨枪,看来还是会显得不足,火候还是得慢慢的炖。当然我也不是不讲道理的妈妈,能被女儿做为知己深夜谈话到二点,这真的是很难得的相处机会,平常里性子急的我也需要在和女儿交流的时候大脑飞快运转,体会她的不易和难处。看到女儿最近状态越来越好,但对学习却似乎没有那么上心了,一次次的想试探也被老公及时的制止了,我们要的是孩子真正的快乐和来自于她自己内心充沛的精神动力。于是我还需要不断温柔,耐心等待这香花开。

当孩子们都奋斗在高考前线的时候,我于上周带女儿去了美丽的威海,刘公岛上空蓝蓝的天,坐上缆车一览城市与海的风景,和女儿提着鞋子来回走在海边的浴场,现在想起来会激动起眼眶的泪花,这才是我们真实的生活,有我,有女儿,有海,更重要的是还有无尽的言语。随后,我带女儿在济南参加了大学毕业二十周年的同学聚会,我感动于当年的宿舍、食堂和小路,甚至我们在原来的教室、原来的位置召开的一场别开心面的主体班会,还有骄人的同学们一个个发自内心的感慨和祝福,女儿一直参与其中为我们拍照,聆听和体会于我们的感受之中,相信她会对自己的人生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思考。所以此行无悔。

所有这些都和读书会密不可分,两个半月的时候足够让我发自内心的一些觉醒。女儿问我醒了没有,我答,我会一直走在觉醒的路上。早上听书的时候听到这样的一句话:家长迷乱,孩子如何清醒?所以我们学习,我们觉醒,我们努力,改变会慢慢的到来。很期待我们一起走在少有人走的路上的风景,携手同行,来日方长,愿你我如愿前行。

《父母的觉醒》读后感

每一句话,每一个含义都深深的打动了我的内心,震撼了内在的自我。作为新一代的父母,自认为比我们的父辈更专注于孩子的教育、更懂得亲子的互动、更愿意强调尊重和平等。可是当读完这本书,按照作者对于父母的建议去觉醒时,才发现作为一个普通的,出生在那个时代的我,在自身成长的过程里,从原生的家庭环境、父母和兄弟姐妹当中,在不知不觉中传承了家庭的文化,携带了家庭成员的基因,也塑成了当下自我的性格(这就是本我);可是由于自身在学校、社会、工作和生活中的学习和成长,在改变性格的同时,更多的是隐藏了很多自己都不了解的本我。所以觉醒就是去发现和寻找潜意识的自我,让潜意识走向前台,勇敢的去面对和提升自我,既是作为父母的我们成长的根本,也是我们确保孩子们能够寻找到自我的保障。

作者萨巴瑞博士结合自己多年从事心理学研究的经验,以及多年的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案例,首先强调了父母应该从心理上发现自我,才能真正的感受孩子、尊重孩子;从父母情感上追根溯源,才能够好建立和孩子之间的深入感情,并在尊重和平等的基础的教养孩子,并且成就自我。

“一旦开始追求长幼互动当觉醒和意识,我们就会感受到,无论我们到意图有多么的,以往我们的旧模式仍然会出现。”“觉醒”就意味着对我们和孩子之间发生及经历的事情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稳定的情绪,按照现实的本来面目去接纳和应对而不是尝试去控制和改变。

回想自己的成长之路,再看孩子一路的成长,我们曾经都是父母拥抱在怀里的宝贝,天真稚气、纯洁可爱、对大人依赖有加;再后来他们迈开小腿,在现实世界里前行探索,满腹狐疑的不断追寻着为什么;最终离开父母,走向学校和社会,逐步形成了自我的性格和自我……父母见证了孩子的成长和变化,曾几何时,父母为了孩子的第一声爸爸或者妈妈而热泪盈眶,为孩子们人生迈出的第一步激动不已,为孩子收获的第一个奖励而兴奋的夜不能寐,为孩子如愿的进入理想的中学而欣喜若狂…….

有多少次我们能够管理好自己的情绪,用一种觉醒的态度告诉自己,我不是一个受害者“为什么生活会让我如此不幸”,而更是一个幸存者“我怎么样利用这些不幸获得更好的发展”,这样在调整决定命运的人生态度上就寻找到了自我觉醒的力量。如何放弃虚荣心、控制欲去影响和改变孩子,而是更好的接纳和接受一个孩子们的本性,并且用一种积极和“觉醒”,这样才是真正教育的开始。因为只有父母能够安顿好自己的身心,才能够真正的帮助孩子去成长。

终于找到了,让我慰籍自己的学术理由:在任何时刻学会用一颗平常的心,对待和接受孩子的好与不好,而无需再控制孩子按照自己的计划和意愿行事。

“我们的孩子只会忠于他的自我角色,那时候,他们全然不关心我们这些家长所揪心的事情。在他们的眼里,有没有优异的成绩和特长,浑然不觉。孩子不会心思沉重的看待世间各种事情,只会扎进经验的王国里,对任何冒险都愿意放手尝试一番”。

是啊,就是因为我们一路走来,也许遇见了非常多的困难和问题,也许走了很多的弯路和挫折,也更因此收获了知识和财富,所以我们在孩子面前就有了更多的自负。自负的我们,期望孩子能够达到预期中的那个他,期望孩子能够避免自己曾经走过的弯路,理由是因为我们的深爱,可是这种不对等的爱、充满期许和回报的爱,恰恰让我们和孩子之间形成了不平等的关系,也造就了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无形的沟壑,沟通的障碍就此形成。

即使我们有最善意的动机,想要鼓励孩子做最真实的自己,可是我们越想帮助孩子,自负感超强的我们就越想控制孩子的思想、行为和做事情的方式和计划,失衡的天平即刻会阻碍我们和孩子的良好沟通,因为我们不是在培养一个“迷你版”的自己,而是在塑造一个真正的灵魂,否则长幼关系每每会被封锁,而不是激发和激活了孩子的精神。

多年前,我不太想要孩子,一方面自己没有长大,贪玩;另一方面,感觉要了孩子感觉比较麻烦,读书、教育持久并且繁琐。后来要了孩子之后,读了多本育儿的书籍,尤其是williamdamo的儿童心理学手册,发现对孩子或者一个人的性格的形成和塑造,原生家庭的文化和父母的影响是及其深刻和重要。读完,才发现我坚持的好个性和爸爸的性格紧密相关,急躁的脾气也在成长的过程里,模仿和学习我的爸爸。那时才猛然发现,与其说培养和教育孩子,倒不如陪伴孩子事实上,就是一个自我学习和完善的过程。所以那时我的msn的名字就是:和孩子一起成长。我想这也许,就是特别认可《父母的觉醒》这本书的中心含义吧,所以阅读之后,内心久久无法平静,因为本书直击我的内心,再次激发了早期为人父母时的冲动。

成人的性格一旦形成,变化的速度和改进的节奏是相当的缓慢,就复杂而言,从个人素养、工作的环境、经济的状况、生活的氛围、家庭的压力等;但简单的讲,懒惰是人的天性,改变和成长就意味着从舒适区走到另外一个陌生,甚至需要痛苦的付出的过程,所以自己在随后为人父母的多年经历里,工作、创业、移民和对未来的不确定形成的无形的焦躁,让我成为一种不愿和孩子一起成长改变的理由,感谢《觉醒》这本书,重新唤醒了沉睡和懒惰的我,重新审视,自我进化。

孩子们已经在长大,但是我的人生之路还充满了很多的期待和精彩,所以多一份变化和付出,就多一分收获,更何况能够和自己的孩子一起去成长、去变化又是多么的美妙和令人期待啊,《觉醒》給了我新的力量和方向,继续前行和修行。

也许因为读书和理解的功力不够,也许是功利在作怪,总想从书中发掘一些改变和改进的方法,好像是本书中比较欠缺的地方。另外,本书虽然用词精准,文采超越一般学术文章,可是总体感觉全书的结构和逻辑上没有特别的清晰。

《父母的觉醒》读后感

《父母的觉醒》作者从心理学角度来探索、观照父母与孩子成长过程中关系的方方面面,揭示了父母与孩子关系的真相,指引我们在养育孩子的神圣旅程中,穿越情感与精神的复杂地貌;其深刻的教养之道,不仅将孩子身体、思维、心灵的培养融为一体,也让为人父母者得到充分的成长和享受。

每个人都会把自己想象成最好的家长,绝大多数人确实做得不错,对自己的孩子也抱有深切的爱。我们会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绝对不是因为不够爱他们,而是由于我们缺少一种为人父母的觉醒意识。现实的情况是,我们大多数家长没有意识到自己同孩子之间的互动规律;在家长和孩子之间,这种规律是固有地存在着的。

我们很少有人愿意反省一下自己是否觉醒;正好相反,大家对这个概念心怀抵触。我们都怀有一种戒备的心态,不愿意听人家评价自己的育儿风格和方法;一旦触及到敏感地带,我们立即会作出反弹。正因为如此,要想重新设计好同孩子的互动,首先要正视并重视这个问题。

父母缺乏觉醒,为此,孩子将要付出巨大的代价。过度的宠爱、过度的关注,这一切导致了许多孩子不快乐。这是因为在不自觉的情况下,我们会将自身的情感延续到孩子身上;在不自觉的情况下,我们会将自己未获满足的需求、没有达成的期望、没有实现的梦想传递给他们。这种一代代传承下来的情感可能会奴役孩子,削弱他们的能力;这种潜意识如果得不到彻底清理,就会一代又一代地渗透下去。

唯有觉醒的力量才能制止这种回荡在家庭中的痛苦循环。

《父母的觉醒》读后感

很长时间里我都是一个害怕孩子的人,我知道小宝宝、小孩子有可爱的地方,看到长得可爱的小家伙也想去抱抱摸摸,但是说自己生孩子、养孩子那是想都不敢想的。自己总结,这种恐惧来自几个方面。

首先,我是被“管”大的那种孩子,爸妈都比较严厉,其他小伙伴都在玩耍的时候我在看书背书,成绩更是成为衡量一切的标准,考试结果直接决定课余时间的自由度。我觉得当孩子一点儿都不快乐,甚至很早就觉得活着就是受罪。由此也就衍生出害怕孩子的第二个原因,我觉得他们生下来就是吃苦受罪,为了别人定下的目标拼死拼活,毫无意义。

后来朋友推荐了《父母的觉醒》这本书。这是我第一次鼓足勇气认真学习的亲子关系的书。其实说亲子关系也不太对,更准确地说,这是一种教父母以及准父母调整自己心态去面对孩子的书。此处的“觉醒”跟大部分身心灵书籍中提到的“觉醒”是相同的,是读者自身修养的提升。利用教养儿女过程中所获得的精神和情感收益,提高自身的修养,最终使我们成为更有效率、更有能力的父母。在这个启发智慧的过程中,让自己敞开怀抱,容纳自身的不完美,相信不完美恰恰是产生改善的利器。

书中总结的“觉醒”,大概分三个方面。

传统的父母之道是直线型的、分等级的,父母居高临下地掌控孩子的一切。这样的家长会将自己的计划强加到孩子身上,或者把自己的人生经验强行灌输给孩子,要求孩子一定按照他们的模式“复制”生活。

作者指出,事实上,孩子不需要父母的主张、期望、权威与控制,孩子的世界里,充满了“这是……”、“我能……”,而不是“这不是……”、“我不能……”。他们具有的是充满潜能的内心世界。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生命规划图,他们早早就开始接触本质的自己,体会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身为家长,应该去帮助他们实现这个蓝图,而不是替他们制定蓝图。

很多没有觉醒的家长会被强大的控制欲操纵,将自己的计划强加到孩子身上。他们不懂得,培养孩子不是培养一个“迷你版”的家长,而是在塑造一个具有独立特征的灵魂。只有做父母的觉醒了,才能把自己同孩子区分开来,不把孩子当成一件所有物。当家长们不再追求控制欲的满足的时候,就会同孩子建立起一种亲密的关系,也就能够帮助孩子塑造起同他们本质相协调、相适应的人格。

父母生孩子,养孩子,自然而然就会产生一种自负感。在孩子这种“弱小”的生物面前,父母不自觉地会将这种自负感表露出来,渗透到对孩子的管教中去。而事实上,并没有任何事实可以证明,父母的经验都是对的。很多父母坚信自己是正确的,不需要反思。如此一来就形成僵化的思维模式,在没有审视自己的世界观之前,就期望孩子按照父母的意愿去生活。这恰恰是对孩子的一种桎梏。

还有一种全知全能型家长,总是表现得无所不能,却在无形中给孩子造成恐慌或压迫感。如果孩子眼中的爸爸妈妈是一个难以企及的高大形象,他们会觉得自己格外渺小,他会觉得自己永远赶不上家长,这就对他们认识自己的能力构成了阻碍。

所以,作者建议那些沉迷在自负感中的家长早日觉醒。“试问自己:在教养孩子的时候,我有没有特意倾听过他们的心声?如果我使用的方法效果不佳,那我愿不愿意做出改变?”“觉醒”的教养方法使父母放下那种自负感,让长幼关系成为伙伴关系,与孩子自然地实现平等。

因为父母会把孩子视为自己的一部分,所以会直接把孩子的“乖”与“不乖”跟自身的情绪连接起来。孩子“乖”,父母就高兴;反之就生气。可是,每一个孩子都会犯错,有些行为会给父母招来麻烦:在幼儿园做了错事,被老师找家长,选择了家长不喜欢的爱好,从事了与家长梦想不同的职业,或者长成了同性恋……有些家长就会暴跳如雷,管不住自己的情绪。

这些父母没有认真反思的是,这些所谓的“错误”,并不一定都是错误,孩子更不应该因为这些而不被重视或者不受尊重。很多父母会陷入误区——将自己的尊严同孩子的行为混为一谈。当孩子的行为违背常规的时候,父母就觉得要承担责任,甚至因为自己“丢面子”而责罚孩子。这就会导致处理失当。

谁都想做一个优秀的家长——尤其是在人前。一旦我们感觉不够完美、达不到期望值的时候,就会感到焦虑,感到自己在别人眼里“掉价”了。接着,就会表现得非常情绪化。可这对孩子是特别不公平的。

很多事情都是这样,当实际进展不像计划那么如意时,我们就会产生抗拒的心理,会闹情绪,因为我们感受到了威胁。当我们心中“应该怎样”的完美梦想破裂时,我们的负面情绪就爆发了。我们希望自己所爱的人和自己的生活都像受控的机器人一样有条不紊、毫厘不差。一旦达不到这个理想,我们看待人和事的态度就开始偏激过火。我们往往意识不到,恰恰就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许会损害到亲人的幸福。

这里,父母的“觉醒”,就是需要粉碎那个“完美”的梦境,接纳不完美的自自己,也接纳不完美的孩子,调整身心,在每一个当下与他们和谐相伴。

读完《父母的觉醒》,我对孩子的恐惧消除了大半,对自己以后当妈妈的信心也增强了大半。没有必要想太多要如何塑造孩子,只需要平等对待那个独立的小生命就好。他有权享受他能够得到的最大自由。

对照我自己的父母,我当然肯定并感激他们养育我的恩情,也开始体谅他们的“不觉醒”。看到很多人在抱怨“父母皆祸害”,其实也是针对父母们的不觉醒。那么,当我们这一代遭受了“不觉醒”的“祸害”,以后做父母的时候,就应该注意放手,给孩子们应有的自己空间。身为父母,不能错误地认为自己有权决定孩子是什么样的人。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之后,就有权表达自己的心声、感情,展示自己的精神世界。父母首先应当努力做到的是让孩子享有身为自己的权利,让他们在自己的命运轨迹下生活。

《父母的职责》读后感

就是到老他也不偏离。

本书作者莱尔,译者张澄道。

作者以我们耳熟能详的箴言22章6节“教养孩童,使他走当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离”引出父母对于孩子的职责,包括教养他们走当走的道、存温柔忍耐教育孩子、教育孩子学习shengjing知识等17个方面的职责。

作者用简明扼要的言语展开讲述了父母的职责,每一点都让自己有很深的得着,也让自己联想到最近这段时间自己所经历的各样事件,让我更多省察自己所做是否是合乎shen的心意,若是我就当继续坚持,也许我的坚持现在看起来有点与世界格格不入,但我所当仰望的是永恒。

一是教养孩子走当走的路,而非他们想走的路。

1岁2个月的君宝再一次经历意识觉醒,有了很多自己的小主意。相比之前出现了更多需要管教的情况,让自己有点心焦。比如因为君宝不愿意喝冻奶,每天中午都要上演一场拉锯战,很少哭的他天天哇哇哭,而我既心疼又心焦。每每想放弃之时这句话总会出现在脑海里,这是为了他的益处,所以我总会告诉他“也许冻奶真的不太好喝,但对你身体有益处,所以要喝;而那些高糖高油高盐的食物也许吃起来很美味但对你身体没有益处,所以妈妈也不会让你吃”。也许是他听懂了也许shen听了我的祷告亲自改变他,让他虽极不情愿但也勉强喝完。

二是尽一切温柔、仁爱和耐心教育孩子。

这个星期,君宝很明显地活泼好动了许多,周三的妈妈组查jing,周日的zhu日更是明显。后来总结到越是人多越是新环境,他就越如脱缰野马。

周三上午妈妈组查jing期间状况百出,让自己游走在崩溃的`边缘觉得自己此前所做的努力都白做了,回来后中午放睡做睡前祷告自己崩溃大哭。有了前车之鉴,今天zhu日出发之前提前跟君宝预演了很多情况,也提前分享了很多情况的处理方式,提醒了在shen的殿中当如何,但期间还是出现了一些情况,让自己满满的无奈与挫败。

事后和爸爸分享自己的崩溃,爸爸提醒我说君宝从不会收拾玩具到现在可以麻利地配合收拾好玩具也是经历了一段时间,然后安慰我说孩子也需要时间去成长消化改变,这个过程就需要耐心等待如有人栽种有人浇灌唯有耶和华叫他长大,不着急一蹴而就,有些意外情况不可怕,可以让我们更多地看到自己教养需要仰望shen,是需要持续性,日复一日的推进方可铁杵磨成针。

三是抓住shen的应许。

在箴言22章6节里,shen给了我们很明确的应许就是我们若按照k的心意去教养k所赐下的产业,那么孩子必然到老不偏离。此前自己一直未曾留意到这个大大的应许,所以自己面对君宝的某些行为自己却无能为力时常常会疲乏软弱否定自己的付出。

恰逢今天zhu日证道讲了亚伯拉罕献上以撒。亚伯拉罕说:“你们和驴在此等候,我与童子往那里去拜一拜,就回到你们这里来。”……亚伯拉罕说:“我儿,神必自己预备作燔祭的羊羔。”于是二人同行。从这两句话看到亚伯拉罕抓住了shen的应许,shen曾说唯有从以撒生的才是他的后裔,意味着shen不会夺去以撒的生命或k必然会让以撒复活,所以亚伯拉罕存着敬畏shen的心将以撒献上。透过亚伯拉罕献上以撒事件,让我看到只有抓住shen的应许才能让我们更加坚定地走k喜悦的道路。如若看不到shen的应许只会陷入困境当中,让自己了无盼望,没有前行的勇气与信心。

四是以身作则。

我非常认可作者提到的“若我们教养孩子告诉他永恒最重要,但我们却在行动上走向世界,那无疑是亲手将他们推向地狱”,也是自己选择做一个全职妈妈的原因之一。如果我选择工作,倘若有天孩子问我“妈妈你既然觉得我们所shen赐的产业是最为宝贵的,那么为什么还选择去工作,将我们留给爷爷奶奶带呢?我们需要你的时候你在哪里呢?”,我不知道该如何跟孩子解释,只能哑口无言。

相比于物质等各种对于孩子有益处的东西,他的永恒利益应在我们心中占据很大的份量。

所以我们常常提醒彼此要警醒紧紧跟随shen,紧紧抓住k的话语,操练自己的生命,为的是自己与shen有美好的关系,也为君宝做榜样,每天带他一起敬拜赞美。

又如在君宝的作息饮食上,我们也随之调整作息和饮食,比如饭前没有水果零食,只有饭吃好了才会有。每次zhu日分享是我们最为难的时候因为大家都在吃零食水果,也不乏热心的弟兄姊妹想拿给君宝和我们吃,但我们还是坚持不吃。我们都会告诉他我们要先吃饭,吃完饭了再吃水果,而且宝宝忍耐了妈妈也有奖励。现在他会想吃,但都会顺服,真真是感谢神。

看似简单平淡无奇的一句经文,作者却引申出父母的17个职责,shen的无不充满了奥秘值得我们一次又一次地研读。作为新手父母,我们唯有靠着k才能不断进深。

《父母的觉醒》读后感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只是一味地按照我固有的模式来说教孩子,控制孩子。捧着自认为正确的“真理”不断地教育孩子,例如:别在浪费时间,应该写作业了,写不完怎么办,看某某人就比你强,比你有效利用时间,比你学习好等等。当读完这本书之后,才能感觉自己教育上的欠缺,从没有真正发自内心的接纳自己的孩子。

读了这本书之后,我已逐步了解到一对关键词“控制”和“接纳”的真正含义,虽然不由自主的还会常常游离于两个词之间,如:在不自觉的情况下,我们往往只是认可孩子的行为,而不是认可他们本人,赞美和认同孩子本人的意义是:允许他们生活在最真实的自我当中,而不必陷入我们期望的陷阱中,让我们尝试纯粹赞美,爱我们的孩子本身。接纳孩子最本真的状态,这就需要我们放弃那种应该怎样的想法。我们也许不会支持孩子每一个具体的行为,但我们必须全心全意的支持孩子最核心的权利,接纳绝对不是被动行为,而是主动热情充满活力的过程,尊重他们的本真,接受来自他们的教诲。

这本书中多次谈到“自负”,这个词,说实话,在我们大人的世界里,总认为我们一路走来,遇到了许多的困难和问题,也走过不少弯路,因此积累了不少的解决方法,这样我们在孩子面前就有了更强的自负感,期许他们少走我们走过的弯路,期望他们能有完美无瑕的结局。殊不知就是一个非常愚蠢的想法,放弃这种执念不在坚持做一个完美的家长。当我们坦诚自己的缺点时,实事求是的看待问题,如果我们谈笑面对错误,也许等于送给孩子一个极为珍贵的经验,我们应当坦然面对现实,包括我们错误的行为。

本书还有关键词既是活在当下,这是要求父母放弃以往所有的计划,放弃替孩子书写未来的欲望,仅仅对眼前最真实的孩子做出反应。当下即是,记得卫老师曾经告诉我们做大眼睛小嘴巴的父母,用心看,而少去评判。而真正处于活在当下的状态。同时我们家长也不能过多干预孩子,多站到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而不是站在孩子的对立面。总之,想和孩子达到心与心交流,就必须抛弃自我的优越感,孩子不需要父母的主张,期望,权威,控制。我们需要做的是快乐如常,在每一个当下能和孩子和谐相伴。

《父母的觉醒》读后感

文中最重要的道理说起来其实很简单,即如果不经觉醒,那么你童年时在父母那里受到的伤害会进入你的潜意识,让你失去真实的自我,而后,当你有了孩子,这些伤害又会在你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再现。因为一旦孩子的某些行为不幸触到了你的痛点,你就会不自主地用失控的情绪去伤害孩子,而实际上让你受伤的并非孩子本身,而是你自身潜藏的伤痛。举个例子,如果孩子的拖延症会让你大发雷霆,那么你最好审视一下你自己是不是拖延症患者,如果是,那你要意识到你真正受不了的不是孩子,而是那个你不敢面对的自己,如此,你就应该知道,孩子的拖延症是需要纠正的,但你中立公正地去纠正即可,而不用对着孩子发怒————当然,你还要去纠正自己的拖延症。你发怒只会让孩子受伤,如果孩子成年后也未觉醒,那么这些伤痛就只好一代代蔓延下去。

实际上,潜意识里的伤害不仅会伤害孩子,在此之前,它往往已先行伤害了我们的情侣、配偶,然而,因为孩子的幼小和无助,他们往往比成年人更容易受到摆布,也更容易受伤。但换个思路想,如果对觉醒认识地够及时,我们其实可以在孩子来临之前,在与情侣、配偶的亲密关系中就开始自我疗伤,因为我们与伴侣来自不同的家庭,如果我们的伤痛点恰好不相同,能通过沟通互补疗愈对方的伤口,那是再好不过的。然而有时情况并非如此,也许宝贝在你觉醒前已降临人世,也许你和对方的伤痛点几乎一致,也许你的配偶已经帮你治愈了一部分心结,然而更深的部分还隐藏在你的心中,直至孩子出世。这时我们就需要借助孩子来为我们疗伤,因为刚刚出世的孩子是一张白纸,他们最原初,也最本真,借着这面最纯真的镜子,通过努力觉醒,我们也可以找到最真实的自己。

通过孩子找到真实自己的具体做法有些类似于我们常说的“尊重孩子”,但实际并不一样,“尊重孩子”是我们拿捏着家长的权威,有意识地去给孩子一定的空间,让孩子自行发展;而书中“觉醒”是指在精神层面上完全让孩子自由发展,家长只观察和陪伴,却不以权威去指导孩子什么。请不要误解,这里说的自由发展指的是精神层面,如果孩子的具体行为有偏差,那么父母必须及时纠正,比如你的孩子欺负别的孩子,比如偷东西,不按时睡觉等,那你必须立刻马上拿出家长的权威,当即制止。而在面对爱好、专业、信仰及伴侣的选择时,你应当相信孩子的本真,相信他们会选择最好的,不要让他们丢失真实的自我,并通过观察他们找回自己的真实,从而形成父母与子女之间觉醒、良性互动的长幼关系。

实际上,在我看来,对于专业、信仰及伴侣的选择是可以通过从小潜移默化的熏陶来慢慢引导的。你可以在孩子初中的时候就告诉孩子每个专业大致是学什么的,对学习者有哪些要求,以后可以做什么,发展前途在哪儿,如果转方向大致又可以转向哪里,等等。而对于伴侣的选择,他青春期的时候你们就可以多少观察下周围的亲戚朋友,看他们的夫妻关系究竟是什么样的,然后告诉孩子为什么他们有些人是非常幸福的,有些人却只能以分道扬镳收场,有些人又是貌合神离,这样孩子到了婚龄至少不会受骗。至于宗教,你当然也可以告诉他它们好的地方与不好的地方,然后让他自己做选择。

“我们接纳孩子的程度同接纳自己的程度成正比”,接纳孩子,就是接纳自己。挑剔孩子,实则挑剔的也是我们自己。如何应对孩子的错误,事实上也是我们对自身错误的应对。

正如作者例举的,无论是对于我们“形象的、完美主义的、身份的、规范的、渴望控制的”种种的自负感,还是面对孩子“幼年期”、“可怕的两岁”以及初中、高中的挑战,父母的觉醒能够使得孩子与父母的视线由对外在的关注与需索,走向内心的宁静与强大。

现实就是现实。无论好坏。世上不存在“好运”与“不幸”,“生活中的一切境遇都是在为精神的进化提供条件”。

“生活是用来体验的,不是用来战斗和逃避的。”

当我们能够超越“有所作为”的生活形态和教养方式,不在汲汲于茫然的忙碌中时,不执着于生活“应该怎样”的时候,生活的真相就渐渐浮出水面,与孩子一同享受、感受当下的幸福就来了。

而孩子,具备强大内心与精神动力的孩子,终将找到真正的自己。

悟到此节,如作者所言,书中的后半部分的应对策略反而不重要了。大乘在前,小乘就任意撷取罢。

父母觉醒的一刻,在每一个当下与孩子和谐相伴的宁静从此开启。

《父母的觉醒》读后感

读了美国作家沙法丽·萨巴瑞的《父母的觉醒》一书,感触颇深。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如何读懂自己,读懂孩子,在养育孩子的神圣旅程中,穿越情感与精神的复杂地貌,如何觉醒,其深刻的教养之道,不仅将孩子身体,思维,心灵的培养融为一体,也让为人父母者得到充分的成长和享受。

世上没有绝对理想的父母,也没有绝对完美的儿女,孩子的问题,往往是父母自身的折射。我们要知道,我们所养育的是一副个性独立的精神,即使我们有最善意的动机,但还是会落入俗套,将自己的计划强加到孩子身上。要想发现孩子的本真,首先要寻找真实的自己,不要居高临下地掌控孩子的一切,我们可以在家里与孩子建立一种亲密感,先和孩子做朋友,我们不仅需要给孩子提供基本的居住,饮食,教育,还应该培养他们规则意识和现实生活的种种技能。

父母的转型是实现人生觉醒的关键一步,觉醒的教养方法要求我们父母从根本上进行转变,要求我们考虑系列课题,诸如:

我是否作好了准备,愿意在与儿女的互动中走向更高级的精神觉醒?

我怎样才能认清孩子的真正需求,有的放矢地教养他们,做一个称职的家长?

我是否清楚地认识到教养工作的方方面面?

作为父母亲有了这个思想意识后,就应该想想如何学会觉醒的教养之道。书中提到,身为父母,我们需要放下为人父母的架子,放弃“应该怎样”的想法,学习接纳孩子,摆脱有害的陈规,在更深的层次上与他们交心。当我的女儿进入初中校园的第一个月,成绩下降超快,适应不了每天体育课的长跑跟我诉苦时,我也曾对她大吼大叫:“你为什么考不过别的同学”?“人家都可以跑完,就你不行”?这时候,她是跟我一样,对我大吵大闹,然后就彻底不说话了,明显的情绪低落,不开心,什么都不同我讲。我慢慢意识到,她只是个孩子,我是不是对她的期望太高了?读了这本书,我知道了,我们应该学会降低自己对孩子的期望值,学会接纳孩子不足的地方,应该像朋友一样地和孩子相处,尽量在孩子面前控制自己消极的情绪,引导孩子心平气和地对待生活,相信孩子,理解孩子,将其中的好与坏都看成自我提升的机遇。

家长有了这种意识后,如何应对孩子青少年时期的疾风骤雨?比如成绩下降,身体发育方面,对异性的好感等等。读完这本书,我知道了:首先放下那些伟大的期望,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孩子不溺爱也不强迫,平等平静地与他们交流;生活中多赞美孩子的本真,多鼓励他们,让孩子坦率地表达情感,给孩子创造一个从容发展的空间;鼓励孩子直面自己的感受,引导他们驾驭自己的情感;当发现孩子错了的时候,鼓励孩子面对自己的错误,帮助他们正视自己的不足与局限,勇敢地继续前行。

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大多数时候会表现出控制的欲望,所以同孩子冲突是不可能避免的。当冲突发生时,父母第一步是审视自己的思想,反省是不是自己的控制欲在作怪,学会控制自己的自负感,用平和的心态制止他们不恰当的行为。冲突教给孩子学会表达意愿,学会接受和包容,父母也会了克制自己的控制欲,父母的觉醒之道在于这种双向转化。

当我们学会如何觉醒后,应该用最有效的方法帮孩子实现纪律约束,制定规则。比如重大规则和灵活性规则,如果我们希望自己制定的规则得到遵守,就需要和孩子认真地做好交流,以身作则,自己首先做到遵守规则,同时要做出向孩子学习的姿态。当我们和孩子去商讨一个解决方案时,要营造一种齐心协力的气氛,孩子会由此了解,敞开胸怀,听取各方意见,力求用创造性的方法来满足所有人的需求。

只有父母真正觉醒了,才会知道如何与孩子平等愉快地相处,相爱互助,才会和孩子面对生活中的疾风骤雨时共同进步,共同成长。这就是我读完《父母的觉醒》一书后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