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教学工作计划 > > 正文

初一历史教学工作计划自我要求大全(19篇)

发表于2023-12-17 20:46:25 作者:MJ笔神

教学工作计划是指教师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合理安排和组织的一份计划书。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编写教学计划的经验和教训,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启示。

初一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学习可以这样来看,它是一个潜移默化、厚积薄发的过程。编辑了初一年级历史教学计划,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以教学大纲要求,逐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

2.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优生更优,中等生更进一步,后进生前进一大步。

3.为培养学生学习历史和用好历史打下良好的基础。

4.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并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一)、学情分析。

由于在小学时对历史知识接触较少,学生对历史知识掌握程度不一,成绩悬殊较大.有的学生智力较好,自尊心强,好动.有的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纪律涣散.教师要关爱每个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从本学期开始我要抓紧,抓扎实,重视做学生的思想工作,让学生端正学习及生活的态度。

(二)、教材分析。

要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全面发展,必须引导学生主动参和体验各种学科探究活动,而不仅仅是被动地学习知识,因此摆脱以学科为中心和知识为中心的课程观念的束缚,实现以学生为中心,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被动式学习转为主动探究式学习.这是这次教材改革的切入点和突破点。

通过八年级历史新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发展.

1、通过学生尝试使学生认识和了解中国古代史,从而提高对历史知识的分析理解能力。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2、通过引导学生尝试、思考、讨论、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和历史事件的学习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全面、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结合课文图片信息,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通过探究尝试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会搜集资料并能从有关资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及读图识图能力。

3、理解人与自然,社会的密切关系,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4、初步形成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为确立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必在的基础.

5、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文明礼貌等的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学习态度.

6、树立学生牢固树立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意识,让学生乐学,爱学,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让学校成为学生的天堂.

各班全体学生特别是后进生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辅导。

课余时间。

办公室或班级。

专题辅导和集中辅导相结合,后进生应给予更多的关注,下面就详细分析一下:

(一)智力因素型:对于智力因素型的学生,

1、用耐心与鼓励拨开这些学生心理的迷雾,让其重新定位,树立自信;由于这类学生对自己错误地定位为缺少学习的艺术细胞,而且这种认识在其心里已经根深蒂固,我们只能耐心鼓励再鼓励,反复向学生说明或者证明其原本不笨,只是自己对自己的定位错误才导致的结果,告诉他们自作聪明要不得,自作愚笨更可怕;待其树立起自信以后,再施以相应的方法和辅导。

2、准确定位,因材施教。在学校教书的这几年,让我见足了智力型差生的那种差劲;一个接一个的那又怎样是他们问问题的常用语言;对这类学生进行准确的定位是有效实施转化的有力保证。

3、回归自然,笨中求进。对智力型的后进生我们是不能急于求成、期望值太高的;将问题降低难度,回归自然是促成其学习进步的必要条件。

(二)非智力因素型:非智力因素型的后进生,主要体现在学习没兴趣、没目的,学习习惯较差等方面;所以对非智力因素型的后进生转化的工作重点主要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改良学生的学习习惯。非智力因素型的后进生,他们的智力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一旦将这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他们同样可以创造奇迹!

1、树立个人榜样,凝聚集体力量。

2、启迪智慧,宝中淘宝。在非智力因素型的后进生宝贝当中,如果我们注意观察就会发现,他们当中不乏智力超强、悟性超群者。对这些学生我们只须经常对其洒点阳光,及时激励辅导,可能就会有意想不到的转化效果。

抓好后进生的转化除了上面的方法,加强常规训练,严格要求也是必不可少的。另外后进生并不是由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单独作用而造成的,两者在后进生身上是交叉综合表现的,认识了这点,才能全面、有效地提高后进生的整体素质,提高后进生历史教学成绩。

初一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1、以教学大纲要求,逐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

2、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优生更优,中等生更进一步,后进生前进一大步。

3、为培养学生学习历史和用好历史打下良好的基础

4、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并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由于在小学时对历史知识接触较少,学生对历史知识掌握程度不一,成绩悬殊较大.有的学生智力较好,自尊心强,好动.有的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纪律涣散.教师要关爱每个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从本学期开始我要抓紧,抓扎实,重视做学生的思想工作,让学生端正学习及生活的态度。

要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全面发展,必须引导学生主动参和体验各种学科探究活动,而不仅仅是被动地学习知识,因此摆脱以学科为中心和知识为中心的课程观念的束缚,实现以学生为中心,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被动式学习转为主动探究式学习.这是这次教材改革的切入点和突破点。

通过八年级历史新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发展.

1、通过学生尝试使学生认识和了解中国古代史,从而提高对历史知识的分析理解能力。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2、通过引导学生尝试、思考、讨论、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和历史事件的学习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全面、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结合课文图片信息,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通过探究尝试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会搜集资料并能从有关资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及读图识图能力。

3、理解人与自然,社会的密切关系,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4、初步形成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为确立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必在的基础。

5、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文明礼貌等的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学习态度。

6、树立学生牢固树立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意识,让学生乐学,爱学,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让学校成为学生的天堂。

各班全体学生特别是后进生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辅导

课余时间

办公室或班级

1、用耐心与鼓励拨开这些学生心理的迷雾,让其重新定位,树立自信;由于这类学生对自己错误地定位为缺少学习的艺术细胞,而且这种认识在其心里已经根深蒂固,我们只能耐心鼓励再鼓励,反复向学生说明或者证明其原本不笨,只是自己对自己的定位错误才导致的结果,告诉他们自作聪明要不得,自作愚笨更可怕;待其树立起自信以后,再施以相应的方法和辅导。

2、准确定位,因材施教。在学校教书的这几年,让我见足了智力型差生的那种差劲;一个接一个的那又怎样是他们问问题的常用语言;对这类学生进行准确的定位是有效实施转化的有力保证。

3、回归自然,笨中求进。对智力型的后进生我们是不能急于求成、期望值太高的;将问题降低难度,回归自然是促成其学习进步的必要条件。

非智力因素型的后进生,主要体现在学习没兴趣、没目的,学习习惯较差等方面;所以对非智力因素型的后进生转化的工作重点主要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改良学生的学习习惯。非智力因素型的后进生,他们的智力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一旦将这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他们同样可以创造奇迹!

1、树立个人榜样,凝聚集体力量。

2、启迪智慧,宝中淘宝。在非智力因素型的后进生宝贝当中,如果我们注意观察就会发现,他们当中不乏智力超强、悟性超群者。对这些学生我们只须经常对其洒点阳光,及时激励辅导,可能就会有意想不到的转化效果。

抓好后进生的转化除了上面的方法,加强常规训练,严格要求也是必不可少的。另外后进生并不是由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单独作用而造成的,两者在后进生身上是交叉综合表现的,认识了这点,才能全面、有效地提高后进生的整体素质,提高后进生历史教学成绩。

周次

时间

内容

8.15-8.21

1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2原始的农耕生活

8.22-8.28

3华夏之祖单元复习检测

8.29-9.4

4夏、商、西周的兴亡5灿烂的青铜文明

9.5-9.11

6春秋战国的`分争7大变革的时代

9.12-9.18

9.19-9.25

单元复习检测

10秦王扫六合11伐无道,诛暴秦

10.3-10.9

复习第一单元

复习第二单元

综合复习

期中考试

12大一统的汉朝13两汉经济的发展

11.7-11.13

14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15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第三单元复习检测

18三国鼎立19江南地区的开发

12.5-12.11

20北方民族的大融合21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1

22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2)第四单元复习

第四单元检测总结复习第一、二单元

12.26-1.1

总结复习第三单元总结复习第四单元

1.2-1.8

综合复习

1.9-1.15

期末考试

初一历史老师教学工作计划

新的一个学期又开始了,今年担任初一的'历史,初一我们学习的是中国古代史。这段历史离我们很遥远,所以学起来比较费事。从来没有接触过历史的人来说,不知道从哪里入手。初一也是培养兴趣的一年,我制定以下计划。

以我校教学计划为指导,注重弘扬中国和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1、首先是备好课,在备课中真正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坚持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努力开发每个学生的特长和潜能,要坚持基础性和科学性原则,准确传授基础知识,切实加强基本技能训练。

2、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中心,只有切实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才能大面积的提高教学质量。课堂教学坚持以培养学生能力为重点,优化课堂教学,以提高课堂效率,改进教学模式和方法,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积极参与意识,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在主动的探索中获得知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课堂教学坚持整体性原则,教学过程中始终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的全面整合,使学生全面发展,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和实践。寻求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模式。

4、教学语言规范,精神振奋,按时上下课,关心学生,注重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使学生学会学习,乐于学习。使学生逐步掌握历史和认识历史的一些基本技能和方法,例如:识别和运用与教学有关的历史地图、图片、图表;搜集和整理与历史学习相关的材料;叙述重要的历史事实;解释重要的历史概念,分析和评论重要的历史问题等。

5、教学中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里特征,从学生的认识水平出发,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同时,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从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启发学生对历史的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减轻学生的负担。

6、有效的作业,是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知识,教师发现教学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在不增加学生学习负担的前提下,布置有效的学习任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学习任务,争取在课堂中完成习题。对于考试和作业做到及时批改和反馈。查漏补缺。

辅导以学习上的优生和暂时的后进生为主,即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各种能力,重视知识的查漏补缺和学法上的指导,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及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意志、习惯和方法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在辅导中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对那些学有余力的优秀学生,帮助他们发展特点,创造性地进行学习,培养其创新能力。在课堂上让优生发挥骨干作用,带动班级的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风气。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利用学校开展的学困生辅导工作,在多方面关心爱护他们,帮助他们掌握历史基础知识的学习,使他们增强学习的信心,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1、认真完成学校的教育教学任务,对于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最好归纳和总结。

2、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积极参加听课活动。

马林惠。

20xx—9—8。

初一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新的一个学期又开始了,今年担任初一的历史,初一我们学习的是中国古代史。这段历史离我们很遥远,所以学起来比较费事。从来没有接触过历史的人来说,不知道从哪里入手。初一也是培养兴趣的一年,我制定以下计划。

以我校教学计划为指导,注重弘扬中国和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1、首先是备好课,在备课中真正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坚持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努力开发每个学生的特长和潜能,要坚持基础性和科学性原则,准确传授基础知识,切实加强基本技能训练。

2、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中心,只有切实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才能大面积的提高教学质量。课堂教学坚持以培养学生能力为重点,优化课堂教学,以提高课堂效率,改进教学模式和方法,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积极参与意识,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在主动的探索中获得知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课堂教学坚持整体性原则,教学过程中始终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的全面整合,使学生全面发展,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和实践。寻求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模式。

4、教学语言规范,精神振奋,按时上下课,关心学生,注重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使学生学会学习,乐于学习。使学生逐步掌握历史和认识历史的一些基本技能和方法,例如:识别和运用与教学有关的历史地图、图片、图表;搜集和整理与历史学习相关的材料;叙述重要的历史事实;解释重要的历史概念,分析和评论重要的历史问题等。

5、教学中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里特征,从学生的认识水平出发,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同时,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从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启发学生对历史的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减轻学生的负担。

6、有效的作业,是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知识,教师发现教学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在不增加学生学习负担的前提下,布置有效的学习任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学习任务,争取在课堂中完成习题。对于考试和作业做到及时批改和反馈。查漏补缺。

辅导以学习上的优生和暂时的后进生为主,即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各种能力,重视知识的查漏补缺和学法上的指导,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及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意志、习惯和方法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在辅导中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对那些学有余力的优秀学生,帮助他们发展特点,创造性地进行学习,培养其创新能力。在课堂上让优生发挥骨干作用,带动班级的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风气。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利用学校开展的学困生辅导工作,在多方面关心爱护他们,帮助他们掌握历史基础知识的学习,使他们增强学习的信心,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1、认真完成学校的教育教学任务,对于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最好归纳和总结。

2、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积极参加听课活动。

xxx

20xx年9月8日

初一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四有一代新人,本期初一历史除传授学生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之外,还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维护祖国统一,增进民族团结教育、优秀品德和高尚情操教育及环境保护教育等思想品德教育。

所任教的一(2)至一(6)五个班的基础都差不多。上学期平均分都在四十多分左右,优良率、及格率均有待提高。考试分数普遍偏低的主要原因是历史是一门记忆内容较多的课程,而对于要求记忆的内容没有重点强调,课堂上讲的内容学生只是初步理解并没有牢固的记下来。从总体上观察,学生的情绪都不太稳定,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缺乏主动性。在学习过程中他们往往看一时的心情或喜好来决定是不是认真听课,所以在课堂上表现差异较大,还不具备自我约束能力,自觉性较差。虽然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对于普通话教学已经逐渐适应了,但是仍有大部分同学不适应用普通话来回答问题。

1.教材特点。

初一历史第二册是政治思想性很强的一门课程,思想性、科学性、可读性强,图文并茂,趣味性较强。

2.教材内容。

《中国历史》第二册的内容是从隋朝的统一写到清朝的统一,各个朝代的兴衰过程及其经济、文化的发展,共22课。

3.教材重点、难点。

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

针对以上几点,本学期采用“平时分积分制度”,制定了一套较为完整、详细的积分制度。从课堂上答题、作业完成情况和上课纪律几个方面来实行积分奖惩。首先,课堂上的提问分为“复习提问”和“新课提问”,在“复习提问”这个环节采取答错扣分,自愿回答多加分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而在“新课提问”这一环节中,为了激发学生发散思维,使学生敢于踊跃回答问题,答错不扣分,对于回答有创新意识的多加分等。这样就使学生上课的注意力集中了,提问有难有易,对于比较容易的问题尽量要求成绩处于下游的学生回答,增加其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对于有进步的学生,给予表扬和奖励。其次作业完成情况和上课纪律的积分主要是为了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对于作业完成情况的扣分主要是为了督促学生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作业;对于上课违纪情况根据情节轻重处以不同的扣分,对于表现有明显进步的同学给予加分鼓励。每个月公布一次积分,使学生能及时看到自己的进步和不足,及时总结。

本学期争取平均分达到及格水平,优良率和及格率能有所提高。

新教材初一历史第二册总共有22课,从隋朝的统一讲到清朝的统一,每课的内容为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新教材主要全面贯彻基础知识、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三项教育目标,以历史发展的线索、重大事件和人物、经济、文化的重要史实为重点。本学期共二十周,第十七周进行广州市初一历史年度统考,除去考试周,共大约有三十二个课时左右,其中新课讲授占二十二个课时,单元复习占四个课时,期中复习占两个课时,期末总复习占四个课时。

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周至第五周。

第一单元(1~8课)。

共10个课时。

第六周至第八周。

第二单元(9~12课)。

共6个课时。

第九周。

期中复习。

共2个课时。

第十周。

期中考试。

第十一周至第十二周。

第三单元(13~17课)。

共4个课时。

第十三周至第十五周。

第四单元(18~22课)。

共6个课时。

第十六、十七周。

期末复习及统考。

初一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新的一个学期又开始了,今年担任初一的历史,初一我们学习的是中国古代史。这段历史离我们很遥远,所以学起来比较费事。从来没有接触过历史的人来说,不知道从哪里入手。初一也是培养兴趣的一年,我制定以下计划。

以我校教学计划为指导,注重弘扬中国和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1、首先是备好课,在备课中真正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坚持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努力开发每个学生的特长和潜能,要坚持基础性和科学性原则,准确传授基础知识,切实加强基本技能训练。

2、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中心,只有切实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才能大面积的提高教学质量。课堂教学坚持以培养学生能力为重点,优化课堂教学,以提高课堂效率,改进教学模式和方法,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积极参与意识,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在主动的探索中获得知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课堂教学坚持整体性原则,教学过程中始终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的全面整合,使学生全面发展,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和实践。寻求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模式。

4、教学语言规范,精神振奋,按时上下课,关心学生,注重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使学生学会学习,乐于学习。使学生逐步掌握历史和认识历史的一些基本技能和方法,例如:识别和运用与教学有关的历史地图、图片、图表;搜集和整理与历史学习相关的材料;叙述重要的历史事实;解释重要的历史概念,分析和评论重要的历史问题等。

5、教学中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里特征,从学生的认识水平出发,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同时,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从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启发学生对历史的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减轻学生的负担。

6、有效的作业,是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知识,教师发现教学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在不增加学生学习负担的前提下,布置有效的学习任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学习任务,争取在课堂中完成习题。对于考试和作业做到及时批改和反馈。查漏补缺。

辅导以学习上的优生和暂时的后进生为主,即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各种能力,重视知识的查漏补缺和学法上的指导,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及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意志、习惯和方法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在辅导中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对那些学有余力的优秀学生,帮助他们发展特点,创造性地进行学习,培养其创新能力。在课堂上让优生发挥骨干作用,带动班级的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风气。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利用学校开展的学困生辅导工作,在多方面关心爱护他们,帮助他们掌握历史基础知识的学习,使他们增强学习的信心,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1、认真完成学校的教育教学任务,对于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最好归纳和总结。

2、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积极参加听课活动。

初一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以校教学计划为指导,落实推进课程改革,形成先进的课程结构和综合的教学理念,提高语言能力、教学能力;在历史与其他学科之间建立对话的'能力,努力提升教学的境界;实施综合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二、教学目标。

1、完成七年级上册所学内容;

2、提高教学质量,期末测试综合评价力争进入全县乡镇中学中等行列。

三、具体思路。

1、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常规管理,重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对“学困生”既要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习的自觉性,更要对他们进行学法指导。

2、强化理想前途教育、学习目的性教育和形势教育,学生学得好,以确保考试取得圆满成功。

3、强化质量意识,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课堂上做到精讲多练,课后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4、加强对薄弱学生的检查和督促工作。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5、复习阶段,要认真制定复习计划,精心组织复习,以书为本,讲清概念,提示规律,指点迷津,提高学生的审题、解题的能力及速度。

6、引资料、学经验。经常向老教师学习,经常听课。

7、认真组织测试,强化综合训练,抓住学科的薄弱环节,及时补救。

四、教学任务和要求。

七年级历史教学,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即了解历史的基本线索,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观点,以及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

历史教学,要指导学生初步学会按时间顺序观察历史发展和变化,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识活动,对有关的历史问题进行简要评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

1、历史教学要充分体现时代精神,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对历史作出正确的叙述和分析,做到思想性科学性的统一,观点和材料的统一。

2、继续深入课堂教改,在传授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思想的教育和能力培养,树立学为主体,教为主导,学导结合的教学观,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3、树立全面发展,主动发展的育人观,坚持教书与育人统一,提高课堂效率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习惯的培养,鼓励学生主动探求新知识,提高学习素质和学习效率,尝试历史活动课的教学。

4、开展历史第二课堂,通过举办历史讲座,故事会,创办历史报等形成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分析综合,比较、概括问题的能力。跟踪辅导,找学困生谈心,了节其学习差的原因,做到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初一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着眼于学生发展,注重弘扬我国各民族优秀文化,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应注意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倡导教师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二、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应用相关的历史学习资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和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与他人合作、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进一步认清历史进步的总趋势和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树立为共产主义奋斗的崇高理想,肩负起时代赋予的社会责任和崇高使命,做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三、学生的基本情况:

一年级学生正处于身体和知识的成长阶段,每天都在接触社会。他们的一些想法反映了社会现实。但是他们受到年龄和知识的限制,社会歧视能力正在形成。虽然不是刻板印象,但也会影响行为。教师有责任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社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纠正他们的学习态度。他们应该经常了解和分析学生的心理和思想状况,以便更好地了解。其次,要认真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仔细分析他们的学习情况,找出他们的优缺点,并根据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同时兼顾两端。

四.教材分析:

这学期的内容是中国历史古代史,分为文化课和活动课两个班。教材根据历史时期或学习主题写“单元复习”,梳理基本线索,总结重要内容。书中还设计了《想象世界》等一些开放性练习和专栏,旨在启发思考,倡导不求解答的表达观点。

动词(verb的缩写)教学措施:

1.注重跨学科知识的整合和渗透

教师在把握教材时,要从整体上突破原有学科之间的界限,让学生掌握多学科背景下的教学内容。宏观上要保持合理的综合结构;在微观层面,应更加注重人文知识之间的合理渗透、相互融合和必要联系。

2.注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教学中要以平等、理解、信任的态度,创造融洽的教学环境,给学生足够的空间,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学中,始终围绕能力目标的实现,努力探讨用能力目标主导教学的途径和方式,真正地把知识、能力和人格培养有机结合起来。

六、教学进度安排:

初一《历史》课程设置为2课时/周,全学期约40课时,现将教学进度安排如下:

九月份:第一、二单元

十月份:第二单元

十一月份:第三单元

十二月份:第四单元

一月份:复习迎考

初一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1、以教学大纲要求,逐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

2、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优生更优,中等生更进一步,后进生前进一大步。

3、为培养学生学习历史和用好历史打下良好的基础。

4、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并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由于在小学时对历史知识接触较少,学生对历史知识掌握程度不一,成绩悬殊较大。有的学生智力较好,自尊心强,好动。有的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纪律涣散。教师要关爱每个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从本学期开始我要抓紧,抓扎实,重视做学生的思想工作,让学生端正学习及生活的态度。

要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全面发展,必须引导学生主动参和体验各种学科探究活动,而不仅仅是被动地学习知识,因此摆脱以学科为中心和知识为中心的课程观念的束缚,实现以学生为中心,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被动式学习转为主动探究式学习。这是这次教材改革的切入点和突破点。

通过八年级历史新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发展。

1、通过学生尝试使学生认识和了解中国古代史,从而提高对历史知识的分析理解能力。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2、通过引导学生尝试、思考、讨论、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和历史事件的学习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全面、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结合课文图片信息,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通过探究尝试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会搜集资料并能从有关资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及读图识图能力。

3、理解人与自然,社会的密切关系,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4、初步形成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为确立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必在的基础。

5、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文明礼貌等的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学习态度。

6、树立学生牢固树立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意识,让学生乐学,爱学,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让学校成为学生的天堂。

各班全体学生特别是后进生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辅导。

课余时间。

办公室或班级。

专题辅导和集中辅导相结合,后进生应给予更多的关注,下面就详细分析一下:

(一)智力因素型:对于智力因素型的学生。

1、用耐心与鼓励拨开这些学生心理的迷雾,让其重新定位,树立自信;由于这类学生对自己错误地定位为缺少学习的艺术细胞,而且这种认识在其心里已经根深蒂固,我们只能耐心鼓励再鼓励,反复向学生说明或者证明其原本不笨,只是自己对自己的定位错误才导致的结果,告诉他们自作聪明要不得,自作愚笨更可怕;待其树立起自信以后,再施以相应的方法和辅导。

2、准确定位,因材施教。在学校教书的这几年,让我见足了智力型差生的那种差劲;一个接一个的那又怎样是他们问问题的常用语言;对这类学生进行准确的定位是有效实施转化的有力保证。

3、回归自然,笨中求进。对智力型的后进生我们是不能急于求成、期望值太高的;将问题降低难度,回归自然是促成其学习进步的必要条件。

(二)非智力因素型:

非智力因素型的后进生,主要体现在学习没兴趣、没目的,学习习惯较差等方面;所以对非智力因素型的后进生转化的工作重点主要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改良学生的学习习惯。非智力因素型的后进生,他们的智力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一旦将这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他们同样可以创造奇迹!

1、树立个人榜样,凝聚集体力量。

2、启迪智慧,宝中淘宝。在非智力因素型的后进生宝贝当中,如果我们注意观察就会发现,他们当中不乏智力超强、悟性超群者。对这些学生我们只须经常对其洒点阳光,及时激励辅导,可能就会有意想不到的转化效果。

抓好后进生的转化除了上面的方法,加强常规训练,严格要求也是必不可少的。另外后进生并不是由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单独作用而造成的,两者在后进生身上是交叉综合表现的,认识了这点,才能全面、有效地提高后进生的整体素质,提高后进生历史教学成绩。

周次。

时间。

内容。

8。15-8。21。

1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2原始的农耕生活。

8。22-8。28。

3华夏之祖单元复习检测。

8。29—9。4。

4夏、商、西周的兴亡5灿烂的青铜文明。

9。5—9。11。

6春秋战国的分争7大变革的时代。

9。12—9。18。

9。19—9。25。

单元复习检测。

9。26—10。2。

10秦王扫六合11伐无道,诛暴秦。

10。3—10。9。

复习第一单元。

10。10—10。16。

复习第二单元。

10。17—10。23。

综合复习。

10。24—10。30。

期中考试。

10。31—11。6。

12大一统的汉朝13两汉经济的发展。

11。7—11。13。

14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15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11。14—11。20。

11。21—11。27。

第三单元复习检测。

11。28—12。4。

18三国鼎立19江南地区的开发。

12。5—12。11。

20北方民族的大融合21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1。

12。12—12。18。

22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2)第四单元复习。

12。19—12。25。

第四单元检测总结复习第一、二单元。

12。26—1。1。

总结复习第三单元总结复习第四单元。

1。2—1。8。

综合复习。

1。9—1。15。

期末考试。

初一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工作计划网发布初一历史教学工作计划范文,更多初一历史教学工作计划范文相关信息请访问工作计划网工作计划频道。

一、教材分析:

本教材立足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体现时代精神和新的教育理念,新教科书既是教师的教本,更是学生学习的学本,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着重培养学生学习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注重启发性,注意历史的多方位性、多层次的联系和知识的延伸,并注意使学生学会学习历史的方法和学习技能,以提高学生的自身能力。

二、学生状况分析:。

初一学生刚从小学升入初中,历史是他们新接触的一门新学科,所以大部分同学求知欲较强,课堂纪律较好。但缺乏综合归纳能力,且有部分同学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欠积极。因此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感受到历史学习的乐趣。

三、具体思路。

1、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常规管理,重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对“学困生”既要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习的自觉性,更要对他们进行学法指导。

2、强化理想前途教育、学习目的性教育和形势教育,学生学得好,以确保考试取得圆满成功。

3、强化质量意识,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课堂上做到精讲多练,课后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4、加强对薄弱学生的检查和督促工作。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5、复习阶段,要认真制定复习计划,精心组织复习,以书为本,讲清概念,提示规律,指点迷津,提高学生的审题、解题的能力及速度。

6、引资料、学经验。经常向老教师学习,经常听课。

7、认真组织测试,强化综合训练,抓住学科的薄弱环节,及时补救。

三、教学任务和要求。

七年级历史教学,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即了解历史的基本线索,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观点,以及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

历史教学,要指导学生初步学会按时间顺序观察历史发展和变化,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识活动,对有关的历史问题进行简要评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

四、教学措施;。

1、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

2、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学习历史,培养发现历史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究学习的习惯。

3、注重拓宽历史课程的情感教育功能,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教育资源。

4、认真贯彻课程标准的精神,在传统知识培养各种能力的同时,加强思想教育。

5、采用多种教学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大胆地进行改革,探索和创造,进行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历史教学活动。

7、要注意多层次、多方位的联系,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更好的来学习历史。

8、课堂教学要贴近课程标准的要求,采用探究式、启发式和讨论式等各种成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模式,要加大媒体辅助教学,特别是网络教学的力度,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9、多角度观察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以及时进行辅导。

五、改进措施。

1、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要在教高的水平层次上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帮助他们总结成功的学习经验,在评价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应该有针对性的采取补救措施,还可以实际一些比较容易的活动使学生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2、教学时结合挂图和资料知道学生学习有关的知识,或结合现代教学手段让学生体会感受历史。

3、结合历史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4、结合有关内容介绍本地历史的.名胜、旅游胜地,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立志建设家乡的教育。

5、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探究性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探究性求真的科学态度,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和互相合的集体主义精神。

1、历史教学要充分体现时代精神,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对历史作出正确的叙述和分析,做到思想性科学性的统一,观点和材料的统一。

2、继续深入课堂教改,在传授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思想的教育和能力培养,树立学为主体,教为主导,学导结合的教学观,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全面发展,主动发展的育人观,坚持教书与育人统一,提高课堂效率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习惯的培养,鼓励学生主动探求新知识,提高学习素质和学习效率,尝试历史活动课的教学。

3、开展历史第二课堂,通过举办历史讲座,故事会,创办历史报等形成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分析综合,比较、概括问题的能力。跟踪辅导,找学困生谈心,了节其学习差的原因,做到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4、利用远教和网络资源。

初一历史教研工作计划

教研组在教学中实践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深入,教研组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尤其是我校今年更加大了考察教研组的力度,在此形式下,为了提高教研组的教研能力,适应新形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特制定教研组计划如下:

1、教学目标、任务、教学内容:

按照《初一历史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的教学目的在于使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他们按照自己的兴趣、志向得以充分发展。通过案例学习,学生逐步掌握隋唐宋元明清等封建王朝的基本史实;通过探究学习,初步掌握学习历史的一般方法。

2、本学期的教学质量力争做到:级部平均分达到平均分,优秀率接近市优秀率。

3、具体措施:

(1)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明确本学期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

(2)认真学习新常规,按照常规要求,备好课,上好课,避免授课随意性和自由性;。

(3)严抓集体备课,做好听评课活动,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4)抓好单元考试,落实单元考试达标制。

1、教研目标:

(1)积极探索教材教法,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做到学科组共同发展,共同提高;。

(2)提高教师素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3)根据教研课题,积极参与学校级的教研活动,写出较高水平的教学论文。

2、教研课题:

《激发学生兴趣,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初一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金秋送爽,硕果飘香,崭新的20xx—20xx学年度第一学期如约而至。为有序高效开展好本学期的初一历史教学工作,特制定如下备课组工作计划。

以学校各项工作计划为指导,以新课改精神为指针,以提高学生素质为重点,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目标,重视双基,强化对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以及多媒体教学的研究,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打造高效历史课堂。

1、进一步学习《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深入理解课程标准的内涵和外延,最大限度落实课标的要求。

2、全面系统研读初中全部六册历史教材,提高备课组教师对教材的整体把握能力。

3、探索开展小学与初中衔接教育的研究,让学生尽快接受并适应初中生活,推动学科教学工作的进展。

4、探索“班班通”条件下的历史课堂教学新模式,拓展历史学科的课程资源。

5、整理下发《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电子版教学案,在个性化修改的基础上加以充分利用。

6、开展备课组内观课议课活动,藉此提升组内成员对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

7、全面铺开“一科一品”活动,在初一年级试点“课前说历史”活动。

1、组织本组教师商讨备课组学期工作安排,并于开学一周内形成书面的备课组和个人工作计划。

2、组织本组教师抓住开学伊始的契机,通过集体学习和个体学习等方式,进一步吃透《课程标准》,用《课程标准》中蕴含的先进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以《课程标准》的相关规定为起点和归宿,合理设计教学内容。

3、搞好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确定主题,明确分工,认真钻研教材,探讨科学合理的教法和学法,从教与学的细节入手,运用集体的智慧打好团体战,提升备课组的整体水平。

4、配合协作组做好小学与初中的衔接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科意识,逐步了解一些学科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尽快适应初中生活。

5、开学一周内下载整理凝结全市骨干教师智慧的《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电子版教学案,并发至组内每位教师的邮箱。教师根据教学进度,对教学案进行个性化修改,并加以充分利用。

6、通过不定期的集体备课、专题研讨、观课议课、网上学习等形式,探寻“班班通”条件下历史课堂教学的新模式,力求提升组内教师对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拓展历史学科的课程资源,丰富师生的学养、教养,精心打造高效课堂。

7、落实好学校对教学常规的各项规定。

初一年级是初中阶段的起始年级,对学生的发展影响至关重要。我们初一历史备课组一定会团结协作,加强实践,努力为学生的发展创设良好的学科学习环境。

2017历史教学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历史教学、研究中的惯性思维问题。

送给历史老师的精选对联。

初一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历史教学,有的同学学习历史的兴趣很浓,有的同学根本没什么兴趣。所以上学期历史的平均成绩在整体成绩还不理想,原因都是不爱学习的学生很多,因此,成绩取得高分的学生平均被拉了下来。这个学期要想办法使学生的成绩有较大的提高。我就应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上入手,来改善一向把历史视为副科,不好好学习、认真对待的学生心理,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把注意力集中在历史课的学习上,力争培养一批热爱历史学科的爱好者。

依据七年级历史课程标准,整合人民版、人教版历史教材,在改革中创新,在探索中提高,逐渐建构带有自我特色的历史教学模式,争取各个班的每个同学的历史成绩都有所提高。

1、要在上册历史教学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一样时期的基本特征以及发展趋势,认识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基本规律。

2、教学过程中要个性注重学生潜力的培养。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潜力;解读、决定和运用历史材料的潜力;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潜力;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潜力。

3、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构成正确的国际意识,教育学生继承传统美德,初步构成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构成健全的人格,养成具有贴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公民意识和人文素养。

4、改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改变学生学习历史的不良习惯。

5、从严治教,提高成绩。

(2)加强直观教学,充分利用教学挂图等教学工具;用心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3)争取每期都要开设历史活动课,要求自我务必自始至终参加学生的活动,并且要让学生学有所得。

辅导以学习上的优生和暂时的学困生为主,即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潜力,重视知识的查缺补漏和学法上的指导,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及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意志、习惯和方法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在辅导中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对那些学有余力的优秀学生,帮忙他们发展特点,创造性地进行学习,培养其创新潜力。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多方面关心爱护他们,帮忙他们掌握历史基础知识的学习,使他们增强学习的信心,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本学期以新课改为中心,提高课堂效率,改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全面提高教学成绩为目的。继续用上学期的教研课题是:灵活处理教材,实现实用性与学习的兴趣性有机统一。

为更好完成教学任务,把课堂作这教学的中心,总结经验,向课堂四十五分钟要质量,优化课堂教学,以提高效率,改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全面提高教学成绩。改变重知识轻潜力,重理论轻实践,重尖子生轻差生的错误倾向,使学生由“学会”到“会学”,并能主动获取知识的潜力,提高学生的创造潜力、动手潜力,充分发挥学生的健康个性的发展。

年初一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册书主要继续讲述中国古代史自隋唐到清朝前期的知识,主要内容有:

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第2课,“贞观之治”;第3课,“开元盛世”,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第5课,“和同为一家”;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第7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一);第8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二)。

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第11课,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第12课,蒙古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一);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

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第16课,明朝君权的加强;第17课,郑和下西洋与戚继光抗倭;第18课,君主集权的强化;第19课,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第20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第21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第22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第23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历史学习,引导学生了解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及历史发展线索,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认识人类社会不同历史时期主要特征及其发展趋势,使学生能够掌握本册书的基础知识,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及历史概念。

2、要求学生初步掌握记忆,分析,综合等方法培养学生表述历史事件的能力。

3、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地渗透思想教育,以达到本学科思想教育的要求。引导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继承人类的传统美德,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理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方法:

1、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注重启发学生对历史的理解,通过利用各种资源寻找历史,培养学生观察、考证能力。避免死记硬背,以减轻学生负担。

2、让学生掌握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的基本技能和方法。通过对有关历史知识的收集、整理,重新组织这些信息,提高分析、比较、归纳和综合能力。

3、注重多层次、多方位地联系,开拓学生的视野。通过深入了解身边的历史,进一步拓宽课本知识。

4、进行丰富多采的教学活动和课外活动。通过了解祖国的古文化成就、历史文化名人、英雄人物和事迹等,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5、教学手段多样化,经常使用电教手段、挂图等。

四、教学重点:

1、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贞观之治与女皇武则天、盛世经济的繁荣、科举制的创立与完善及作用、吐蕃的发展及唐朝与吐蕃的友好关系、唐朝与日本、天竺的交往。

2、李春和赵州桥、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光耀千古的诗坛、世界艺术宝库莫高窟。

3、契丹的兴起及与北宋的关系、女真建立和岳飞抗金、南方商业的繁荣、宋朝社会生活的几个重要方面。

5、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郑和下西洋与戚继光抗倭。

7、清朝“闭关锁国”的政策。

8、北京紫禁城及李时珍和《本草纲目》。

五、教学改进计划、措施:

历史课是一门渗透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中要从以前一味地强调课本知识中解脱出来,在讲解课本内容的同时,要适当地渗透思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以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在讲授课本知识的同时,充分利用课本中的图画、地图、表格、文献资料加深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使学生加深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努力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充分的思考讨论时间,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

六、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8课时。

总结复习检测2课时。

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6课时。

小结复习检测2课时。

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8课时。

小结复习检测2课时。

剩下时间期末总复习,准备期终考试。

初一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着眼于学生发展,注重弘扬我国各民族优秀文化,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应注意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倡导教师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应用相关的历史学习资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和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与他人合作、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进一步认清历史进步的总趋势和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树立为共产主义奋斗的.崇高理想,肩负起时代赋予的社会责任和崇高使命,做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一年级学生正处于身体和知识的成长阶段,每天都在接触社会。他们的一些想法反映了社会现实。但是他们受到年龄和知识的限制,社会歧视能力正在形成。虽然不是刻板印象,但也会影响行为。教师有责任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社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纠正他们的学习态度。他们应该经常了解和分析学生的心理和思想状况,以便更好地了解。其次,要认真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仔细分析他们的学习情况,找出他们的优缺点,并根据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同时兼顾两端。

这学期的内容是中国历史古代史,分为文化课和活动课两个班。教材根据历史时期或学习主题写“单元复习”,梳理基本线索,总结重要内容。书中还设计了《想象世界》等一些开放性练习和专栏,旨在启发思考,倡导不求解答的表达观点。

1.注重跨学科知识的整合和渗透。

教师在把握教材时,要从整体上突破原有学科之间的界限,让学生掌握多学科背景下的教学内容。宏观上要保持合理的综合结构;在微观层面,应更加注重人文知识之间的合理渗透、相互融合和必要联系。

2.注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教学中要以平等、理解、信任的态度,创造融洽的教学环境,给学生足够的空间,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学中,始终围绕能力目标的实现,努力探讨用能力目标主导教学的途径和方式,真正地把知识、能力和人格培养有机结合起来。

初一《历史》课程设置为2课时/周,全学期约40课时,现将教学进度安排如下:

九月份:第一、二单元。

十月份:第二单元。

十一月份:第三单元。

十二月份:第四单元。

一月份:复习迎考。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初一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本册书主要继续讲述中国古代史自隋唐到清朝前期的知识,主要内容有:

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第2课,“贞观之治”;第3课,“开元盛世”,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第5课,“和同为一家”;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第7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一);第8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二)。

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第11课,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第12课,蒙古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一);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

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第16课,明朝君权的加强;第17课,郑和下西洋与戚继光抗倭;第18课,君主集权的强化;第19课,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第20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第21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第22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第23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

1、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注重启发学生对历史的理解,通过利用各种资源寻找历史,培养学生观察、考证能力。避免死记硬背,以减轻学生负担。

2、让学生掌握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的基本技能和方法。通过对有关历史知识的收集、整理,重新组织这些信息,提高分析、比较、归纳和综合能力。

3、注重多层次、多方位地联系,开拓学生的视野。通过深入了解身边的历史,进一步拓宽课本知识。

4、进行丰富多采的教学活动和课外活动。通过了解祖国的古文化成就、历史文化名人、英雄人物和事迹等,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5、教学手段多样化,经常使用电教手段、挂图等。

1、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贞观之治与女皇武则天、盛世经济的繁荣、科举制的创立与完善及作用、吐蕃的发展及唐朝与吐蕃的友好关系、唐朝与日本、天竺的交往。

2、李春和赵州桥、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光耀千古的诗坛、世界艺术宝库莫高窟。

3、契丹的兴起及与北宋的关系、女真建立和岳飞抗金、南方商业的繁荣、宋朝社会生活的几个重要方面。

5、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郑和下西洋与戚继光抗倭。

6、君主集权的强化、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和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和驻藏大臣、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

7、清朝“闭关锁国”的政策。

8、北京紫禁城及李时珍和《本草纲目》。

历史课是一门渗透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中要从以前一味地强调课本知识中解脱出来,在讲解课本内容的同时,要适当地渗透思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以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在讲授课本知识的同时,充分利用课本中的图画、地图、表格、文献资料加深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使学生加深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努力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充分的思考讨论时间,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

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8课时。

总结复习检测2课时。

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6课时。

小结复习检测2课时。

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8课时。

小结复习检测2课时。

剩下时间期末总复习,准备期终考试。

初一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以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四有一代新人,本期初一历史除传授学生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之外,还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维护祖国统一,增进民族团结教育、优秀品德和高尚情操教育及环境保护教育等思想品德教育。

二、学生情况分析。

所任教的一(2)至一(6)五个班的基础都差不多。上学期平均分都在四十多分左右,优良率、及格率均有待提高。考试分数普遍偏低的主要原因是历史是一门记忆内容较多的课程,而对于要求记忆的内容没有重点强调,课堂上讲的内容学生只是初步理解并没有牢固的记下来。从总体上观察,学生的情绪都不太稳定,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缺乏主动性。在学习过程中他们往往看一时的心情或喜好来决定是不是认真听课,所以在课堂上表现差异较大,还不具备自我约束能力,自觉性较差。虽然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对于普通话教学已经逐渐适应了,但是仍有大部分同学不适应用普通话来回答问题。

三、教材分析。

1.教材特点。

初一历史第二册是政治思想性很强的一门课程,思想性、科学性、可读性强,图文并茂,趣味性较强。

2.教材内容。

《中国历史》第二册的内容是从隋朝的统一写到清朝的统一,各个朝代的兴衰过程及其经济、文化的发展,共22课。

3.教材重点、难点。

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

四、主要措施与教学目标。

针对以上几点,本学期采用“平时分积分制度”,制定了一套较为完整、详细的积分制度。从课堂上答题、作业完成情况和上课纪律几个方面来实行积分奖惩。首先,课堂上的提问分为“复习提问”和“新课提问”,在“复习提问”这个环节采取答错扣分,自愿回答多加分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而在“新课提问”这一环节中,为了激发学生发散思维,使学生敢于踊跃回答问题,答错不扣分,对于回答有创新意识的多加分等。这样就使学生上课的'注意力集中了,提问有难有易,对于比较容易的问题尽量要求成绩处于下游的学生回答,增加其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对于有进步的学生,给予表扬和奖励。其次作业完成情况和上课纪律的积分主要是为了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对于作业完成情况的扣分主要是为了督促学生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作业;对于上课违纪情况根据情节轻重处以不同的扣分,对于表现有明显进步的同学给予加分鼓励。每个月公布一次积分,使学生能及时看到自己的进步和不足,及时总结。

本学期争取平均分达到及格水平,优良率和及格率能有所提高。

新教材初一历史第二册总共有22课,从隋朝的统一讲到清朝的统一,每课的内容为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新教材主要全面贯彻基础知识、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三项教育目标,以历史发展的线索、重大事件和人物、经济、文化的重要史实为重点。本学期共二十周,第十七周进行广州市初一历史年度统考,除去考试周,共大约有三十二个课时左右,其中新课讲授占二十二个课时,单元复习占四个课时,期中复习占两个课时,期末总复习占四个课时。

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周至第五周。

第一单元(1~8课)。

共10个课时。

第六周至第八周。

第二单元(9~12课)。

共6个课时。

第九周。

期中复习。

共2个课时。

第十周。

期中考试。

第十一周至第十二周。

第三单元(13~17课)。

共4个课时。

第十三周至第十五周。

第四单元(18~22课)。

共6个课时。

第十六、十七周。

期末复习及统考。

初一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以党的指导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四有一代新人,本期初一历史除传授学生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之外,还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维护祖国统一,增进民族团结教育、优秀品德和高尚情操教育及环境保护教育等思想品德教育。

二、学生情况分析。

所任教的一(1)至一(5)五个班共271人,平均每班54人,总体水平查不多。因历史是他们新接触的一门新学科,所以大部分同学求知欲较强,课堂纪律较好,但只是上课听听而已,缺乏综合归纳能力,且任有部分同学学习目的不明确,上课不认真听,学习欠积极不主动。

三、教材分析。

1.教材特点。

本学期初一历史第一册选用了最新版的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可读性强,图文并茂,新增了许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知识活动。

2.教材内容。

《中国历史》第一册的内容是从我国的远古居民写到的魏晋南北朝,各个时期的兴衰过程及其经济、文化的改革和发展,共22课。

3.教材重点、难点。

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

四、主要措施与教学目标。

针对以上几点,本学期采用“平时分积分制度”,制定了一套较为完整、详细的积分制度。从课堂上答题、作业完成情况和上课纪律几个方面来实行积分奖惩。首先,课堂上的提问分为“复习提问”和“新课提问”,在“复习提问”这个环节采取答错扣分,自愿回答多加分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而在“新课提问”这一环节中,为了激发学生发散思维,使学生敢于踊跃回答问题,答错不扣分,对于回答有创新意识的多加分等。这样就使学生上课的注意力集中了,提问有难有易,对于比较容易的问题尽量要求成绩处于下游的学生回答,增加其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对于有进步的学生,给予表扬和奖励。其次作业完成情况和上课纪律的'积分主要是为了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对于作业完成情况的扣分主要是为了督促学生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作业;对于上课违纪情况根据情节轻重处以不同的扣分,对于表现有明显进步的同学给予加分鼓励。每个月公布一次积分,使学生能及时看到自己的进步和不足,及时总结。另外,积极开展历史活动课,鼓励学习参与历史小制作,在指导学生们制历史工具的同时,穿插环保教育,对比古今工业给环境造成的影响。

本学期争取平均分达到及格水平,优良率和及格率能达到学校要求。

新教材初一历史第一册总共有22课,从我国的远古居民讲到魏晋南北朝。每课的内容为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新教材主要全面贯彻基础知识、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三项教育目标,以历史发展的线索、重大事件和人物、经济、文化的重要史实为重点。本学期共二十周,第十八周进行广州市初一历史年度统考,除去考试周,共大约有三十二个课时左右,其中新课讲授占二十二个课时,单元复习占四个课时,期中复习占两个课时,期末总复习占四个课时。

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周至第五周。

1~6课。

共6个课时。

第六周至第八周。

7~11课。

共5个课时。

第九周。

期中复习。

共2个课时。

第十周。

期中考试。

第十一周至第十二周。

第三单元(12~17课)。

共6个课时。

第十三周至第十五周。

第四单元(18~22课)。

共5个课时。

第十六、十七周。

期末复习及统考。

初一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金秋送爽,硕果飘香,崭新的20__—20__学年度第一学期如约而至。为有序高效开展好本学期的初一历史教学工作,特制定如下备课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各项工作计划为指导,以新课改精神为指针,以提高学生素质为重点,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目标,重视双基,强化对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以及多媒体教学的研究,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打造高效历史课堂。

二、工作目标。

1、进一步学习《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深入理解课程标准的内涵和外延,最大限度落实课标的要求。

2、全面系统研读初中全部六册历史教材,提高备课组教师对教材的整体把握能力。

3、探索开展小学与初中衔接教育的研究,让学生尽快接受并适应初中生活,推动学科教学工作的进展。

4、探索“班班通”条件下的历史课堂教学新模式,拓展历史学科的课程资源。

5、整理下发《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电子版教学案,在个性化修改的基础上加以充分利用。

6、开展备课组内观课议课活动,藉此提升组内成员对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

7、全面铺开“一科一品”活动,在初一年级试点“课前说历史”活动。

三、具体措施及安排。

1、组织本组教师商讨备课组学期工作安排,并于开学一周内形成书面的备课组和个人工作计划。

2、组织本组教师抓住开学伊始的契机,通过集体学习和个体学习等方式,进一步吃透《课程标准》,用《课程标准》中蕴含的先进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以《课程标准》的相关规定为起点和归宿,合理设计教学内容。

3、搞好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确定主题,明确分工,认真钻研教材,探讨科学合理的教法和学法,从教与学的细节入手,运用集体的智慧打好团体战,提升备课组的整体水平。

4、配合协作组做好小学与初中的衔接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科意识,逐步了解一些学科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尽快适应初中生活。

5、开学一周内下载整理凝结全市骨干教师智慧的《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电子版教学案,并发至组内每位教师的邮箱。教师根据教学进度,对教学案进行个性化修改,并加以充分利用。

6、通过不定期的集体备课、专题研讨、观课议课、网上学习等形式,探寻“班班通”条件下历史课堂教学的新模式,力求提升组内教师对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拓展历史学科的课程资源,丰富师生的学养、教养,精心打造高效课堂。

7、落实好学校对教学常规的各项规定。

初一年级是初中阶段的起始年级,对学生的发展影响至关重要。我们初一历史备课组一定会团结协作,加强实践,努力为学生的发展创设良好的学科学习环境。